一种安全溶药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83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溶药针头及,包括针座、针管,所述针管后端安装在针座上,针管前端设有磨削而成的针尖,所述针尖包括用于穿刺的刃尖、一对用于切割的切割刃、一对不具备切割能力的凹陷刃、一对凹陷面和两个凹陷面交汇所形成的凹陷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V”形凹槽设计,使得在相同的凹陷深度下,所占用的针管空间更小,药物流通更加顺畅,同时加工所使用的对应的“V”形模具在压制加工时,受力点更容易固定,减少针管的意外转动,增加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加适用于生产加工,同时经过二次加工的具有角度的穿刺刃使得穿刺更加顺畅,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溶药针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溶药针头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前,首先要进对粉剂药物进行溶解、稀释和混合,配制输液液体。进行上述操作,一般是使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来完成。我们还知道,用来盛装药剂的药瓶的封口瓶塞大多为橡胶制品,从瓶中抽取出液体药物或溶解粉剂药物的注射器针头必须穿刺封口的橡胶塞。而日前市场上一次性使用溶药针头的针尖大多为带锋利内刃的斜面针尖,斜面针尖斜面的倾斜角为12°-15°。当其穿过封口橡胶塞时,锋利的内刃会切削下微小的橡胶屑,这些橡胶屑在注射器抽吸过程中混入药液中,从而对患者的静脉输液造成严重健康危害,或存留于针管中而造成堵塞。目前市场上也有一次性使用侧孔溶药针,如ZL2006200197956公开了一种配液针头,该针头的前端为实心园锥状的针尖,原处于针尖部位的孔改开在靠近同锥尾部的管侧面,中部为细圆管,尾部为针头套。这样,针尖无孔,可以避免溶药穿刺时,切削橡胶塞。但是,由于侧孔溶药针的针尖的加工是冷挤压成型,侧孔采用冲切加工。侧孔成型后,针管内侧孔前端及园锥形针尖内会存在一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溶药针头,包括针座(1)、针管(2),所述针管(2)后端安装在针座(1)上,针管(2)前端设有磨削而成的针尖,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包括用于穿刺的刃尖(5)、一对用于切割的切割刃(4)、一对不具备切割能力的凹陷刃(6)、一对凹陷面(3)和两个凹陷面(3)交汇所形成的凹陷轴(7),所述刃尖(5)设于针尖最前端,两个切割刃(4)对称的设于刃尖(5)两侧,两个切割刃(4)一端在刃尖(5)处交汇,另一端延伸至针管(2)管壁上并分别与对称的两个凹陷刃(6)的端点连接,两个对称的凹陷刃(6)交汇于凹陷轴(7)的一端,凹陷轴(7)的另一端延伸至针管(2)管壁表面,以凹陷刃(6)为底边、以凹陷轴(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溶药针头,包括针座(1)、针管(2),所述针管(2)后端安装在针座(1)上,针管(2)前端设有磨削而成的针尖,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包括用于穿刺的刃尖(5)、一对用于切割的切割刃(4)、一对不具备切割能力的凹陷刃(6)、一对凹陷面(3)和两个凹陷面(3)交汇所形成的凹陷轴(7),所述刃尖(5)设于针尖最前端,两个切割刃(4)对称的设于刃尖(5)两侧,两个切割刃(4)一端在刃尖(5)处交汇,另一端延伸至针管(2)管壁上并分别与对称的两个凹陷刃(6)的端点连接,两个对称的凹陷刃(6)交汇于凹陷轴(7)的一端,凹陷轴(7)的另一端延伸至针管(2)管壁表面,以凹陷刃(6)为底边、以凹陷轴(7)为高、以凹陷轴(7)与针管(2)管壁的交汇点和凹陷刃(6)与切割刃(4)的连接点的连线为斜边的平面为凹陷面(3);
其中,凹陷轴(7)与刃尖(5)所在的平面为针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东森于万震刘兆忠
申请(专利权)人:震森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