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皮试液快速配制装置,包括配制管、配制模块及保护罩,所述配制管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塞,所述配制管的内部设有单向膜,所述单向膜的底部设有溶解仓,所述配制管的顶部设置有橡胶顶板,所述橡胶顶板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橡胶顶板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配制模块贯穿所述通孔;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配制皮试液的过程中,是在无菌密闭的环境下一次操作加注配制成功,有效避免了药品在加药过程受到污染的可能;有效节约了注射器的使用,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了医疗垃圾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试液快速配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皮试液快速配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所有临床上的一些皮试溶液,都需要现配,但是,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流程繁琐,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严重浪费现有紧缺的临床人力资源。如临床最常见的头孢类的皮试液配制流程,最少要经过四次的抽取配制,手续繁杂,而且经常出现少抽或者多抽的情况。另外,西林瓶内本身有负压,也可能出现皮试针管内抽取的液体被回吸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可以导致皮试液配制失败,必须重新配制。也容易出现皮试液配制含量偏高或偏低,影响皮试效果,出现假阳或假阴性,导致临床注射安全事件发生。另外,在皮试液配制的繁琐过程,皮试针头要在西林瓶盖反复抽插最少四次,反复穿刺抽取药品,可以导致橡胶微粒进入注射器。且药品多次和空气接触容易污染药液。对于院感管控也不能保证注射安全。而且,在掰开安瓿(有些药品是安瓿包装)时也容易割伤手指,增加职业暴露风险,增加医疗差错风险,本技术提供一种皮试液快速配制装置,能够杜绝以上现象的发生,增加安全性和防污染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试液快速配制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方便推广。一种皮试液快速配制装置,包括配制管、配制模块及保护罩,所述配制管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塞,所述配制管的内部设有单向膜,所述单向膜的底部设有溶解仓,所述配制管的顶部设置有橡胶顶板,所述橡胶顶板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橡胶顶板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配制模块贯穿所述通孔;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br>作为优选的,所述配制模块为橡胶软球,所述橡胶软球的内部盛装有待配液,所述橡胶软球的底部设有溶媒出口,所述溶媒出口为“⊕”型;所述溶解仓内装有待配药品;所述单向膜的导通方向为自顶向底。作为优选的,所述橡胶软球采用橡胶材料或者软PVC材料制成。作为优选的,所述配制模块为推药棒,所述推药棒的顶部设有按压板,所述推药棒的底部设有待配药品;所述溶解仓内装有待配液;所述单向膜的导通方向为自底向顶。作为优选的,所述通孔与所述配制模块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在配制皮试液的过程中,是在无菌密闭的环境下一次操作加注配制成功,不与空气发生直接接触,所以有效避免了药品在加药过程受到污染的可能;2)本技术省略了医护人员频繁抽取药品的操作流程,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强度,也杜绝出现医护人员操作过程中受到药品污染的可能,特别是西林瓶需要反复地穿刺抽取药液,出现橡皮微粒进入输液瓶的情况,危及患者的输液安全;3)有效节约了注射器的使用,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了医疗垃圾的排放;4)本技术只要直接挤捏或者推送送药棒即可将药品直接投放至溶媒液中,做到了专药专配,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忙中出错,在临床上引起不必要的差错纠纷。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临床皮试液配制方面实现了自动投放,并且能够最快最安全配制出标准浓度皮试液的功能,填补了该项空白等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为不应该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配制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溶媒出口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配制管、11-溶解仓、2-保护罩、3-橡胶塞、4-单向膜、5-橡胶顶板、51-外螺纹、52-通孔、6-橡胶软球、61-溶媒出口、7-推药棒、71-按压板、8-待配液、9-待配药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说明书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皮试液快速配制装置,包括配制管1、配制模块及保护罩2,配制管1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塞3,配制管1的内部设置有单向膜4,单向膜4的底部为溶解仓11,配制管1的顶部设置有橡胶顶板5,橡胶顶板5的外壁设有外螺纹51,橡胶顶板5的中间设有通孔52;配制模块贯穿通孔52,通孔52与配制模块配合使用;保护罩2的底部设有与外螺纹51配合使用的内螺纹。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配制模块为橡胶软球6,橡胶软球6采用橡胶材料或者软PVC材料制成,橡胶软球6的内部盛装有待配液8,橡胶软球6的底部设有溶媒出口61,溶媒出口61为“⊕”型;溶解仓11内装有待配药品9;单向膜4的导通方向为自顶向底。该装置在生产时,可精确计算出皮试液浓度含量,配制皮试液时需要的待配液8和待配药品9各自的质量。使用时,旋转拧下保护罩2,挤压橡胶软球6,单向膜4自顶向底导通,待配液8穿过单向膜4进入溶解仓11,和待配药品9接触溶解,迅速成为该药品的标准皮试液;运输过程中,溶媒出口61在没有挤压的情况下为常闭状态,杜绝将待配液8渗漏至溶解仓11,避免待配液8和待配药品9的提前接触,保证该装置运输的可靠性。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配制模块为推药棒7,推药棒7的顶部设有按压板71,推药棒7的底部设有待配药品9;溶解仓11内装有待配液8;单向膜4的导通方向为自底向顶。该装置在生产时,可精确计算出皮试液浓度含量,配制皮试液时需要的待配液8和待配药品9各自的质量。使用时,旋转拧下保护罩2,通过按压板71将推药棒7往下推送,即可将上层的待配药品9,突破单向膜4进入溶解仓11和待配液8接触溶解,迅速成为该药品的标准皮试液。因该装置单向膜4的导通方向为自顶向底,杜绝将待配液8渗漏至待配药品9处,避免待配液8和待配药品9的提前接触,保证该装置运输的可靠性。当皮试液完成溶解后,即可将皮试针头插入抽取出已配制好的标准皮试液。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临床皮试液配制方面实现了自动投放,并且能够最快最安全配制出标准浓度皮试液的功能,填补了该项空白等特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专利,凡在本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试液快速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制管(1)、配制模块及保护罩(2),所述配制管(1)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塞(3),所述配制管(1)的内部设置有单向膜(4),所述单向膜(4)的底部为溶解仓(11),所述配制管(1)的顶部设置有橡胶顶板(5),所述橡胶顶板(5)的外壁设有外螺纹(51),所述橡胶顶板(5)的中间设有通孔(52);所述配制模块贯穿所述通孔(52);所述保护罩(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51)配合使用的内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试液快速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制管(1)、配制模块及保护罩(2),所述配制管(1)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塞(3),所述配制管(1)的内部设置有单向膜(4),所述单向膜(4)的底部为溶解仓(11),所述配制管(1)的顶部设置有橡胶顶板(5),所述橡胶顶板(5)的外壁设有外螺纹(51),所述橡胶顶板(5)的中间设有通孔(52);所述配制模块贯穿所述通孔(52);所述保护罩(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51)配合使用的内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试液快速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模块为橡胶软球(6),所述橡胶软球(6)的内部盛装有待配液(8),所述橡胶软球(6)的底部设有溶媒出口(61),所述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剑希,
申请(专利权)人:林剑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