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轩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小儿骨科的颈部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80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儿骨科的颈部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包括上圆弧形板和下圆弧形板,所述上圆弧形板和下圆弧形板的结构相同,且上圆弧形板位于下圆弧形板的正上方,所述上圆弧形板的内壁嵌设有上支撑骨架,所述下圆弧形板的内壁嵌设有与上支撑骨架相适配的下支撑骨架,所述上支撑骨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脖托,所述下圆弧形板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肩部支撑块。该用于小儿骨科的颈部可调节的固定装置,通过设置调节丝杆、上支撑骨架和下支撑骨架,便于转动旋转套,使调节丝杆在上支撑骨架和下支撑骨架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壁转动,从而可以根据不同人颈部的高度调节该固定装置的高度,使病人使用起来更加的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儿骨科的颈部可调节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骨科
,具体为一种用于小儿骨科的颈部可调节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颈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颈部的上界为下颌骨下缘、下颌支后缘、乳突和枕外隆突的连线,下界即胸骨上缘、锁骨、肩峰和第七颈椎棘突间的连线。当儿童颈部受伤或者做过颈部手术后,一般医生都会给患者安装颈部支撑,避免颈部受力,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颈部固定装置均无法根据调节颈部的高低调整装置的高度,导致儿童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会感到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小儿骨科的颈部可调节的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小儿骨科的颈部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包括上圆弧形板和下圆弧形板,所述上圆弧形板和下圆弧形板的结构相同,且上圆弧形板位于下圆弧形板的正上方,所述上圆弧形板的内壁嵌设有上支撑骨架,所述下圆弧形板的内壁嵌设有与上支撑骨架相适配的下支撑骨架,所述上支撑骨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脖托,所述下圆弧形板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肩部支撑块,所述上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儿骨科的颈部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包括上圆弧形板(1)和下圆弧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弧形板(1)和下圆弧形板(2)的结构相同,且上圆弧形板(1)位于下圆弧形板(2)的正上方,所述上圆弧形板(1)的内壁嵌设有上支撑骨架(3),所述下圆弧形板(2)的内壁嵌设有与上支撑骨架(3)相适配的下支撑骨架(4),所述上支撑骨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脖托(5),所述下圆弧形板(2)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肩部支撑块(6),所述上支撑骨架(3)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7),所述调节丝杆(7)的另一端与下支撑骨架(4)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所述上圆弧形板(1)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儿骨科的颈部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包括上圆弧形板(1)和下圆弧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弧形板(1)和下圆弧形板(2)的结构相同,且上圆弧形板(1)位于下圆弧形板(2)的正上方,所述上圆弧形板(1)的内壁嵌设有上支撑骨架(3),所述下圆弧形板(2)的内壁嵌设有与上支撑骨架(3)相适配的下支撑骨架(4),所述上支撑骨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脖托(5),所述下圆弧形板(2)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肩部支撑块(6),所述上支撑骨架(3)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7),所述调节丝杆(7)的另一端与下支撑骨架(4)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所述上圆弧形板(1)和下圆弧形板(2)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魔术贴子扣(8),所述上圆弧形板(1)和下圆弧形板(2)的另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魔术贴母扣(9),且魔术贴母扣(9)的表面与魔术贴子扣(8)的表面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儿骨科的颈部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弧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轩陈先维范彦鑫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