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颈托
本技术属于颈托
,具体涉及改良颈托。
技术介绍
颈托是颈椎病辅助治疗器具,能起到制动和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尤其对颈椎间盘突出症、交感神经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更为适合,现有技术中的颈托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授权公告号CN209529442U的技术所公开的颈托,其结构简单实用,大大提高了患者佩戴的舒适度,并且穿脱方便,适用于颈椎病、颈椎小关节错位、半脱位、颈椎骨折、脊髓震荡等患者的治疗和固定作用,但是其并不能对病患后脑部进行缓冲支撑,降低了病患后脑部的舒适度,同时不能根据支撑位置进行调节,支撑力度无法调节,不能满足不同支撑角度以及支撑力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改良颈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良颈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颈托在无法对病患后脑部进行缓冲支撑,降低了病患后脑部的舒适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良颈托,包括前 ...
【技术保护点】
1.改良颈托,包括前颈托垫(7)以及后颈托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颈托垫(2)前侧设置支架(1),所述支架(1)通过调节组件与前颈托垫(7)固定连接,所述后颈托垫(2)包括后支撑垫(19)以及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位于后支撑垫(19)一侧表面,所述进气管(3)一端一端设置乳胶球(4),所述乳胶球(4)一侧表面开设进气口(15),所述后支撑垫(19)为中空结构,所述后支撑垫(19)前侧面四个棱角均设置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气囊体(17)以及海绵垫(18),所述气囊体(17)设置在后支撑垫(19)前侧面棱角处,且气囊体(17)下部与后支撑垫(19)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良颈托,包括前颈托垫(7)以及后颈托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颈托垫(2)前侧设置支架(1),所述支架(1)通过调节组件与前颈托垫(7)固定连接,所述后颈托垫(2)包括后支撑垫(19)以及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位于后支撑垫(19)一侧表面,所述进气管(3)一端一端设置乳胶球(4),所述乳胶球(4)一侧表面开设进气口(15),所述后支撑垫(19)为中空结构,所述后支撑垫(19)前侧面四个棱角均设置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气囊体(17)以及海绵垫(18),所述气囊体(17)设置在后支撑垫(19)前侧面棱角处,且气囊体(17)下部与后支撑垫(19)连通,所述海绵垫(18)安装在气囊体(17)前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一端通过连接头(13)与后支撑垫(19)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3)一端通过快速接头(16)与乳胶球(4)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外周面一侧安装气流控制阀(14),所述气流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