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5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的内胆,内胆底部和外壳底部之间设置空腔,空腔内设置进水管,进水管的出水端与内胆内部连通,进水管的进水端与外界连通,进水管内设置单向阀结构,单向阀结构包括阀体和中空的挡块,挡块设置在进水管的进水端,挡块上方设置阀体,注水时,阀体在水流压力作用下脱离挡块,停止注水时,阀体密封挡块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通过在加热容器底部的进水管内设置单向阀结构,通过进水管向加热容器的内胆注水时,水不会从里面往外流出,达到单向流动密封的作用,该单向阀结构简单,便于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普通机械电水壶不带自动加水,这样每次倒完水后需要人工加水,这样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的内胆,内胆底部和外壳底部之间设置空腔,空腔内设置进水管,进水管的出水端与内胆内部连通,进水管的进水端与外界连通,进水管内设置单向阀结构,单向阀结构包括阀体和中空的挡块,挡块设置在进水管的进水端,挡块上方设置阀体,注水时,阀体在水流压力作用下脱离挡块,停止注水时,阀体密封挡块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阀体顶面设置阀杆,阀杆上套设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端部固定在进水管的内壁上,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停止注水时,复位弹簧推动阀体密封挡块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为锥台,挡块顶部的通孔为与阀体配合的锥面。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侧壁上沿周向设置环形凹槽,凹槽内套设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内胆的顶部设置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内壁上,多个支撑柱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阀杆顶端穿过多个支撑柱的自由端围成的区域,复位弹簧的顶部与支撑柱底面抵接。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支撑柱均匀分布在以进水管的轴心线为中心线的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支撑环的外壁上,支撑环同轴心的设置在进水管内,阀体顶端同轴心的穿过支撑环。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底面设置安装孔,弯边下方的进水管上设置环形凸起,进水管顶端从下方穿过安装孔,安装孔顶端套设盖帽,盖帽底部的外侧设置密封件,以将盖帽和进水管固定在内胆底面。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向下翻折形成弯边,密封件为截面为U型的环形结构,密封件的开口向外,密封件底面的外圈向上翻折与弯边交叠。进一步的,所述挡块由弹性材料制成,挡块插入进水管的进水口处,挡块的进水端为喇叭口状开口。本技术的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的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通过在加热容器底部的进水管内设置单向阀结构,通过进水管向加热容器的内胆注水时,水不会从里面往外流出,达到单向流动密封的作用,该单向阀结构简单,便于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1、内胆;2、外壳;3、单向阀结构;31、进水管;311、支撑柱;312、凸起;32、阀体;33、挡块;34、复位弹簧;35、密封圈;4、密封件;5、盖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包括外壳2和固定在外壳2内的内胆1,内胆1底部和外壳2底部之间设置空腔,空腔内设置进水管31,进水管31的出水端与内胆1内部连通,进水管31的进水端与外界连通,进水管31内设置单向阀结构3,单向阀结构3包括阀体32和中空的挡块33,挡块33设置在进水管31的进水端,挡块33上方设置阀体32,注水时,阀体32在水流压力作用下脱离挡块33,停止注水时,阀体32密封挡块33的通孔。阀体32顶面设置阀杆,阀杆上套设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的端部固定在进水管31的内壁上,复位弹簧34处于压缩状态,当停止注水时,复位弹簧34推动阀体32密封挡块33的通孔。阀体32为锥台,挡块33顶部的通孔为与阀体32配合的锥面,阀体32与挡块33接触面增大,提升阀体32的密封效果。阀体32的侧壁上沿周向设置环形凹槽,凹槽内套设密封圈35,进一步提升阀体32的密封效果。进水管31内胆1的顶部设置包括多个支撑柱311,多个支撑柱3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内壁上,多个支撑柱31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阀杆顶端穿过多个支撑柱311的自由端围成的区域,有效控制阀杆的升降始终沿进水管31的轴心线方向,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复位弹簧34的顶部与支撑柱311底面抵接。多个支撑柱311均匀分布在以进水管31的轴心线为中心线的同一平面上。多个支撑柱311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支撑环的外壁上,支撑环同轴心的设置在进水管31内,阀体32顶端同轴心的穿过支撑环。内胆1底面设置安装孔,安装孔向下翻折形成弯边,弯边下方的进水管31上设置环形凸起312,进水管31顶端从下方穿过安装孔,安装孔顶端套设盖帽5,盖帽5为开口向下的筒状结构,盖帽5顶部设置进水孔,盖帽5底部的外侧设置密封件4,以将盖帽5和进水管31固定在内胆1底面。密封件4由橡胶、树脂等弹性材料制成。密封件4为截面为U型的环形结构,密封件4的开口向外,密封件4底面的外圈向上翻折与弯边交叠。挡块33由橡胶、树脂等弹性材料制成,挡块33插入进水管31的进水口处,挡块33的进水端也为喇叭口状开口,以便与外部注水结构配合。该加热容器可为电水壶、电茶壶等。该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通过在加热容器底部的进水管31内设置单向阀结构3,通过进水管31向加热容器的内胆1注水时,水不会从里面往外流出,达到单向流动密封的作用,该单向阀结构3简单,便于大范围推广。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和固定在外壳(2)内的内胆(1),内胆(1)底部和外壳(2)底部之间设置空腔,空腔内设置进水管(31),进水管(31)的出水端与内胆(1)内部连通,进水管(31)的进水端与外界连通,进水管(31)内设置单向阀结构(3),单向阀结构(3)包括阀体(32)和中空的挡块(33),挡块(33)设置在进水管(31)的进水端,挡块(33)上方设置阀体(32),注水时,阀体(32)在水流压力作用下脱离挡块(33),停止注水时,阀体(32)密封挡块(33)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和固定在外壳(2)内的内胆(1),内胆(1)底部和外壳(2)底部之间设置空腔,空腔内设置进水管(31),进水管(31)的出水端与内胆(1)内部连通,进水管(31)的进水端与外界连通,进水管(31)内设置单向阀结构(3),单向阀结构(3)包括阀体(32)和中空的挡块(33),挡块(33)设置在进水管(31)的进水端,挡块(33)上方设置阀体(32),注水时,阀体(32)在水流压力作用下脱离挡块(33),停止注水时,阀体(32)密封挡块(33)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2)顶面设置阀杆,阀杆上套设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的端部固定在进水管(31)的内壁上,复位弹簧(34)处于压缩状态,当停止注水时,复位弹簧(34)推动阀体(32)密封挡块(33)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2)为锥台,挡块(33)顶部的通孔为与阀体(32)配合的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2)的侧壁上沿周向设置环形凹槽,凹槽内套设密封圈(3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1)内胆(1)的顶部设置包括多个支撑柱(311),多个支撑柱(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龙梁广龙谭伟新林莉李磊赵秀玲杨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