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普通机械电水壶不带自动加水,这样每次倒完水后需要人工加水,这样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的内胆,内胆底部和外壳底部之间设置空腔,空腔内设置进水管,进水管的出水端与内胆内部连通,进水管的进水端与外界连通,进水管内设置单向阀结构,单向阀结构包括阀体和中空的挡块,挡块设置在进水管的进水端,挡块上方设置阀体,注水时,阀体在水流压力作用下脱离挡块,停止注水时,阀体密封挡块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阀体顶面设置阀杆,阀杆上套设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端部固定在进水管的内壁上,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停止注水时,复位弹簧推动阀体密封挡块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为锥台,挡块顶部的通孔为与阀体配合的锥面。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侧壁上沿周向设置环形凹槽,凹槽内套设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内胆的顶部设置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内壁上,多个支撑柱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阀杆顶端穿过多个支撑柱的自由端围成的区域,复位弹簧的顶部与支撑柱底面抵接。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支撑柱均匀分布在以进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和固定在外壳(2)内的内胆(1),内胆(1)底部和外壳(2)底部之间设置空腔,空腔内设置进水管(31),进水管(31)的出水端与内胆(1)内部连通,进水管(31)的进水端与外界连通,进水管(31)内设置单向阀结构(3),单向阀结构(3)包括阀体(32)和中空的挡块(33),挡块(33)设置在进水管(31)的进水端,挡块(33)上方设置阀体(32),注水时,阀体(32)在水流压力作用下脱离挡块(33),停止注水时,阀体(32)密封挡块(33)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和固定在外壳(2)内的内胆(1),内胆(1)底部和外壳(2)底部之间设置空腔,空腔内设置进水管(31),进水管(31)的出水端与内胆(1)内部连通,进水管(31)的进水端与外界连通,进水管(31)内设置单向阀结构(3),单向阀结构(3)包括阀体(32)和中空的挡块(33),挡块(33)设置在进水管(31)的进水端,挡块(33)上方设置阀体(32),注水时,阀体(32)在水流压力作用下脱离挡块(33),停止注水时,阀体(32)密封挡块(33)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2)顶面设置阀杆,阀杆上套设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的端部固定在进水管(31)的内壁上,复位弹簧(34)处于压缩状态,当停止注水时,复位弹簧(34)推动阀体(32)密封挡块(33)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2)为锥台,挡块(33)顶部的通孔为与阀体(32)配合的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2)的侧壁上沿周向设置环形凹槽,凹槽内套设密封圈(3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进水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1)内胆(1)的顶部设置包括多个支撑柱(311),多个支撑柱(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龙,梁广龙,谭伟新,林莉,李磊,赵秀玲,杨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