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热饭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0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饭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热饭盒,包括外盒、内盒和盒盖,所述内盒设置在所述外盒内部,所述内盒的上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构成台阶,所述第一翻边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翻边设置在所述外盒内,所述第二翻边设置在所述外盒的上端,所述盒盖与所述外盒上端可拆卸的连接,通过在自热饭盒的内盒上端设置了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上设置了通孔,使得便于水蒸气由外盒的底部流动至内盒的上端,对饭菜进行加热,提高了水蒸气的流动效率,提高了对饭菜加热的效率,减少了外盒内部的下端由于加热包和水的作用产生过大的压力,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热饭盒
本技术涉及饭盒
,特别是一种自热饭盒。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品质要求也逐渐提高。方便米粉满足了米饭为主食人们的需求,且营养丰富,口味较多,不会产生厌食感,是野外作业和旅游人士的首选方便主食。在特殊环境中,例如地震灾区的不稳定性、森林不能出现明火以及时间条件的不允许使用明火、电力缺失的情况下,更具备即时自热、安全食用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受特殊行业人员的青睐。现有的自热饭盒通常包括外盒体和饭盒,饭盒内存放米饭,通过在外盒体的内部安放加热包和水,并将饭盒安放在外盒体内部,通过加热包和水的反应放热,产生水蒸气对饭盒内的米饭进行加热,便于食用,由于饭盒通过四周的翻边放置在外盒体的内部,使得水蒸气只能沿着饭盒的翻边与外盒体的接触表面流动,使得水蒸气流动效率较低,并且易造成饭盒的翻边与外盒体的内部水蒸气聚集过多,造成压力过大,将饭盒冲出外盒体内部导致饭菜喷洒的安全事故;并且由于饭盒的翻边与外盒体之间的没有定位功能,在水蒸气的冲击至下,饭盒的翻边易相对外盒体移动、翻转,使得饭菜易翻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现有的自热饭盒的水蒸气通过饭盒的翻边和外盒体的接触表面流动,造成水蒸气流动效率较低,使得内部压力过大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自热饭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热饭盒,包括外盒、内盒和盒盖,所述内盒设置在所述外盒内部,所述内盒的上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构成台阶,所述第一翻边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翻边设置在所述外盒内,所述第二翻边设置在所述外盒的上端,所述盒盖与所述外盒上端可拆卸的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边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外盒的内部轮廓相同,将内盒安装在外盒内部的时候,通过内盒的第一翻边与外盒定位,避免内盒相对外盒偏转,通过第二翻边对内盒进行支撑封,避免内盒掉落进外盒的下部,第一翻边的外部轮廓与外盒的内部轮廓相同增加了内盒的密封性能,减少蒸汽外露的现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盒的内部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相互连接使得支撑座之间构成容纳槽,支撑座可用于支撑内盒,在容纳槽内放置加热包和水,水蒸气通过壁面进入上方对内盒中的饭菜加热,但是当只有一个内盒时,内盒通过上方的第二翻边进行支撑,能够减少内盒底部直接与支撑座接触,造成水蒸气流动不畅的现象,支撑座减少了外盒内部的体积,确保加热包和水在容纳槽中产生的水蒸气足够将饭菜烹熟。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盒包括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盒的上端,所述第一内盒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盒的上方,所述第二内盒上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内盒的第一翻边上侧设置有卡勾,第二内盒通过外盒的支撑座支撑,第二内盒的第一翻边与外盒的内部定位,避免第二内盒偏转,水蒸气通过壁面进入上方的第二内盒和第一内盒中,对饭菜进行加热,第二内盒上的卡勾便于通过勾环等装置将第二内盒取出,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分别放置米饭和菜品,将内盒设置为了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增加了对饭菜加热的容量,适用于食量较大的人群。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内盒上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内盒分为至少两个容纳腔,可在第二内盒的不同容纳腔内放置不同的菜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座上间隔设置有支撑件,所述第二内盒的底部通过支撑件支撑,使得第二内盒的底部与支撑座的距离为支撑件的高度,从而第二内盒与容纳槽之间形成气道,便于水蒸气由容纳槽传递至外盒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盒盖上设置有多个散气孔,所述盒盖与所述外盒的上端卡接或螺纹连接,能够有效降低在外盒内部的水蒸气压力,避免压力过大造成外盒膨胀,内盒喷出等安全事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缺口,使得便于用餐人员拿取。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盒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垫,避免在对饭菜加热过程中,避免对外盒的承载物造成过多的热量传递,减少后续对人们烫伤的现象。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自热饭盒的内盒上端设置了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上设置了通孔,使得便于水蒸气由外盒的底部流动至内盒的上端,对饭菜进行加热,提高了水蒸气的流动效率,提高了对饭菜加热的效率,减少了外盒内部的下端由于加热包和水的作用产生过大的压力,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中标记:1-外盒,2-内盒,21-第一内盒,22-第二内盒,3-盒盖,4-翻边,41-第一翻边,42-第二翻边,5-通孔,6-支撑座,7-容纳槽,8-卡勾,9-容纳腔,10-支撑件,11-散气孔,12-缺口,13-绝缘垫,14-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自热饭盒,包括外盒1、内盒2和盒盖3,所述内盒2设置在所述外盒1内部,所述内盒2的上端设置有翻边4,所述翻边4包括第一翻边41和第二翻边42,所述第一翻边41和所述第二翻边42构成台阶,所述第一翻边41上设置有通孔5,所述第一翻边41设置在所述外盒1内,所述第二翻边42设置在所述外盒1的上端,所述盒盖3与所述外盒1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边4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5,增加了水蒸气通过的效率。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翻边41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外盒1的内部轮廓相同,将内盒2安装在外盒1内部的时候,通过内盒2的第一翻边41与外盒1定位,避免内盒2相对外盒1偏转,通过第二翻边42对内盒2进行支撑封,避免内盒2掉落进外盒1的下部,本实施例中,第一翻边41的外部轮廓与外盒1的内部轮廓相同增加了内盒2的密封性能,减少蒸汽外露的现象。如图1所示,所述外盒1的内部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相互连接使得支撑座6之间构成容纳槽7,支撑座6可用于支撑内盒2,在容纳槽7内放置加热包和水,水蒸气通过壁面进入上方对内盒中的饭菜加热,但是当只有一个内盒2时,内盒2通过上方的第二翻边42进行支撑,能够减少内盒2底部直接与支撑座6接触,造成水蒸气流动不畅的现象,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6的内壁设置为圆弧,便于水蒸气进入上方,支撑座6减少了外盒1内部的体积,也即是减少了内胆的体积,确保加热包和水在容纳槽7中产生的水蒸气足够将饭菜烹熟,并且在容纳槽7内还设置有刻度线,用于计量倒入水的多少,确保倒入的水量能够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热饭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1)、内盒(2)和盒盖(3),所述内盒(2)设置在所述外盒(1)内部,所述内盒(2)的上端设置有翻边(4),所述翻边(4)包括第一翻边(41)和第二翻边(42),所述第一翻边(41)和所述第二翻边(42)构成台阶,所述第一翻边(41)上设置有通孔(5),所述第一翻边(41)设置在所述外盒(1)内,所述第二翻边(42)设置在所述外盒(1)的上端,所述盒盖(3)与所述外盒(1)上端可拆卸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热饭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1)、内盒(2)和盒盖(3),所述内盒(2)设置在所述外盒(1)内部,所述内盒(2)的上端设置有翻边(4),所述翻边(4)包括第一翻边(41)和第二翻边(42),所述第一翻边(41)和所述第二翻边(42)构成台阶,所述第一翻边(41)上设置有通孔(5),所述第一翻边(41)设置在所述外盒(1)内,所述第二翻边(42)设置在所述外盒(1)的上端,所述盒盖(3)与所述外盒(1)上端可拆卸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热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41)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外盒(1)的内部轮廓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热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1)的内部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相互连接使得支撑座(6)之间构成容纳槽(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热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2)包括第一内盒(21)和第二内盒(22),所述第一翻边(41)和第二翻边(42)设置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巧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铭基城欣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