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向忠专利>正文

一种加强扬声器输出与麦克风输入声音的手机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0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强扬声器输出与麦克风输入声音的手机套,包括下包围部、上包围部、左包围部、右包围部、后包围部,下包围部下部相接有加强传音腔,加强传音腔开口朝前,下包围部左部和右部对称开有麦克风孔和扬声器孔,麦克风孔和扬声器孔与加强传音腔相通,下包围部、上包围部、左包围部、右包围部、后包围部、加强传音腔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这种手机套一体化机构,简单轻巧,设置开口朝前的加强传音腔的,把手机下侧的扬声器孔的声音导引到加强传音腔朝向手机的前面开口传出,缩短声音分散距离,减少了声音分散损耗,从而加强了扬声器输出音量与音效;同时把麦克风孔的录入孔导引到朝向手机前面的开口,麦克风输入声音更大、更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扬声器输出与麦克风输入声音的手机套
本技术涉及这种手机套
,特别涉及一种加强扬声器输出与麦克风输入声音的手机套。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越来越普及。由于手机套可作为一个装饰,使手机变得更加美观,同时,也具有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的功能,因此,手机套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人们在使用手机时,都是前面朝向自己,手机的扬声器口一般设置在手机下面,这样扬声器口传出的声音从手机下面传到手机前面存在分散,由于分散后声音强度会大幅降低,因此,分散之后再传到人耳朵的声音减小了很多。听力不是很好的人或者喜欢听音乐的人,希望音量更大、音效更强,以便在闹市中也能进行正常通话或欣赏音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使用音响来放大声音或加强音效,然而,随身携带音响十分不便。手机的麦克风孔一般设置在手机的下面并与扬声器孔相对称的位置,在通话或者录音时,人们手持手机在听声音的同时也要讲话,人的口是离手机的下面有一定距离,说话时从口中说出的声音录入麦克风孔时很分散,从麦克风输入的声音就很小,有时甚至无法识别或识别错误。常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扬声器输出与麦克风输入声音的手机套,包括下包围部(1)、上包围部(2)、左包围部(3)、右包围部(4)、后包围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包围部(1)下部相接有加强传音腔(16),所述加强传音腔(16)开口朝前,所述下包围部(1)左部和右部对称开有麦克风孔(11)和扬声器孔(12),所述麦克风孔(11)和扬声器孔(12)与加强传音腔(16)相通,所述下包围部(1)、上包围部(2)、左包围部(3)、右包围部(4)、后包围部(5)、加强传音腔(16)为一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扬声器输出与麦克风输入声音的手机套,包括下包围部(1)、上包围部(2)、左包围部(3)、右包围部(4)、后包围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包围部(1)下部相接有加强传音腔(16),所述加强传音腔(16)开口朝前,所述下包围部(1)左部和右部对称开有麦克风孔(11)和扬声器孔(12),所述麦克风孔(11)和扬声器孔(12)与加强传音腔(16)相通,所述下包围部(1)、上包围部(2)、左包围部(3)、右包围部(4)、后包围部(5)、加强传音腔(16)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扬声器输出与麦克风输入声音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传音腔(16)包括与后包围部(5)尾部相接的弧形板(6)、与左包围部(3)和右包围部(4)的尾部相接的扇形左包围部(7)和扇形右包围部(8)、扇形隔板(9),所述弧形板(6)左右端分别与扇形左包围部(7)、扇形右包围部(8)相接,所述扇形隔板(9)下端与弧形板(6)相接,所述扇形隔板(9)上端与下包围部(1)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扬声器输出与麦克风输入声音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包围部(1)、弧形板(6)、扇形左包围部(7)、扇形隔板(9)形成麦克风加强传音腔(14),所述下包围部(1)、弧形板(6)、扇形右包围部(8)、扇形隔板(9)形成扬声器加强传音腔(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强扬声器输出与麦克风输入声音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忠
申请(专利权)人:李向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