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新型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包括防护帽、上衣和裤子,所述防护帽位于上衣的上端部,所说裤子位于上衣的下端部,所述上衣的中间呈倾斜设置的开口,且上衣的前部通过开口分隔为固定部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端部固定连接在防护帽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便于穿戴者的穿戴,而且能够增加防护服的密封性,同时便于调节防护帽开口端的大小,给穿戴者带来了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新型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服,具体是一种医用新型防护服。
技术介绍
医用防护服用来隔绝超细危害颗粒、细菌、病毒以及腐蚀性液体,是医务工作者在复杂环境下避免感染或收到侵害的有效防护手段。防护服为了追求良好的隔绝条件,其在头部和四支部均设置有收口,收口与头部、四肢紧密接触,近似形成密封的结构,人体基本处在防护服所形成的密闭空腔内,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然而现有的防护服上衣对襟一般仅仅只是通过拉链进行连接,当拉链在穿戴过程中出现损坏时需要及时对防护服进行更换,且部分防护服上防护帽的收口处是通过绳索进行收口,耗费穿戴者的时间,且在防护服穿戴后,穿戴者的颈脖处易与外界空气相接触,从而降低了防护服的密封性,给穿戴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新型防护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新型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包括防护帽、上衣和裤子,所述防护帽位于上衣的上端部,所说裤子位于上衣的下端部,所述上衣的中间呈倾斜设置的开口,且上衣的前部通过开口分隔为固定部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端部固定连接在防护帽的外侧壁上。优选的,所述防护帽内开设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内设置有松紧带,且松紧带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在弧形腔的上端部。优选的,所述松紧带的两端贯穿弧形腔的底部,且松紧带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的限位块。优选的,所述松紧带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相互配合的第一魔术棉贴与第一魔术钩贴,且第一魔术钩贴与防护帽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说第一魔术棉贴位于防护帽内。优选的,所述固定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钩贴,所述连接部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棉贴,所述第二魔术棉贴余第二魔术钩贴相配合。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与防护罩的边部以及固定部的中间部位、防护帽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的拉链,且拉链位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边部通过拉链固定在固定部的中间部位,所述防护罩通过拉链固定连接在防护帽的外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防护帽上设置松紧带,便于调节防护帽开口端的大小,从而使得防护帽的边缘与穿戴者的面部相贴合,通过在防护帽的外侧设置防护罩,能够有效的避免穿戴者的颈脖处与外界空气接触,通过在上衣的前部倾斜设置开口,便于防护服本体的穿戴,通过在开口端设置第二魔术钩贴、第二魔术棉贴、拉链便于对开口进行多层封闭,从而增加了防护服本体的密封性;这种医用新型防护服不仅便于穿戴者的穿戴,而且能够增加防护服的密封性,同时便于调节防护帽开口端的大小,给穿戴者带来了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上衣与防护帽的敞开立体连接图;图4为本技术中中松紧带与防护帽的正面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服本体、2防护帽、3上衣、4裤子、5开口、6固定部、7连接部、8防护罩、9弧形腔、10松紧带、11限位块、12第一魔术棉贴、13第一魔术钩贴、14第二魔术钩贴、15第二魔术棉贴、16拉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用新型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防护服1包括防护帽2、上衣3和裤子4,防护帽2位于上衣3的上端部,所说裤子4位于上衣3的下端部,防护帽2、上衣3和裤子4为一体成型式,上衣3的中间呈倾斜设置的开口5,且上衣3的前部通过开口5分隔为固定部6与连接部7,连接部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8,防护罩8的一端部固定连接在防护帽2的外侧壁上防护罩8与固定部6的上端部为一体成型式。防护帽2内开设有弧形腔9,弧形腔9内设置有松紧带10,且松紧带10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在弧形腔9的上端部,便于根据穿戴者头部的大小调节防护帽2开口端的大小。松紧带10的两端贯穿弧形腔9的底部,且松紧带1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的限位块11,能够防止松紧带10的端部收缩至弧形腔9内。松紧带10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相互配合的第一魔术棉贴12与第一魔术钩贴13,且第一魔术钩贴13与防护帽2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说第一魔术棉贴12位于防护帽2内,便于松紧带10的两端部通过第一魔术棉贴12与第一魔术钩贴13相粘接。固定部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钩贴14,连接部7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棉贴15,第二魔术棉贴15余第二魔术钩贴14相配合,便于固定部6的端部通过第二魔术棉贴15余第二魔术钩贴14的配合粘接在连接部7的中间部位。连接部7与防护罩8的边部以及固定部6的中间部位、防护帽2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的拉链16,且拉链16位倾斜设置,便于连接部7、防护罩8通过拉链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部6、防护帽2上,且连接部7与固定部6上的拉链16为断开式并通过拉链头相连接,而连接部7与防护罩8上的拉链16为一体成型式,固定部6与防护帽2上的拉链16为一体成型式,且固定部6的上的拉链16经上移的一肩部延伸至防护帽2的外侧壁上。连接部7的边部通过拉链16固定在固定部6的中间部位,防护罩8通过拉链固定连接在防护帽2的外侧壁上,便于将防护罩8固定在防护帽2上。本技术在使用时,穿戴者首先将裤子4套设在腿部,再将上衣3的袖子套在臂部,从而将防护服本体1穿戴在身上,再将防护帽2套戴在头部,拉动限位块11,同时将第一魔术钩贴13粘贴在第一魔术棉贴12上,从而将死防护帽2的边缘部位与穿戴者的脸部相贴合,在将第二魔术钩贴14粘贴在第二魔术棉贴15上,使得上衣3上的连接部7固定在固定部6上,再将连接部7向固定部6的一侧拉动,并通过拉链16将连接部7边部、防护罩8的边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部6与防护帽2上,从而对连接部7与固定部6进行进一步的固定,而防护罩8在固定后,防护罩8的上端面位于穿戴者的鼻梁部位,从而增加了防护服本体1的密封性,避免穿戴者的颈脖处与外界接触,给穿戴者带来了便捷。在本技术中所描述的“固定连接”表示相互连接的两部件之间是固定在一起,一般是通过焊接、螺钉或胶粘等方式固定在一起;“转动连接”是指两部件连接在一起并能相对运动。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故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新型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所述防护服本体(1)包括防护帽(2)、上衣(3)和裤子(4),所述防护帽(2)位于上衣(3)的上端部,所说裤子(4)位于上衣(3)的下端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衣(3)的中间呈倾斜设置的开口(5),且上衣(3)的前部通过开口(5)分隔为固定部(6)与连接部(7),所述连接部(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8),所述防护罩(8)的一端部固定连接在防护帽(2)的外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新型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所述防护服本体(1)包括防护帽(2)、上衣(3)和裤子(4),所述防护帽(2)位于上衣(3)的上端部,所说裤子(4)位于上衣(3)的下端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衣(3)的中间呈倾斜设置的开口(5),且上衣(3)的前部通过开口(5)分隔为固定部(6)与连接部(7),所述连接部(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8),所述防护罩(8)的一端部固定连接在防护帽(2)的外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新型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2)内开设有弧形腔(9),所述弧形腔(9)内设置有松紧带(10),且松紧带(10)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在弧形腔(9)的上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新型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10)的两端贯穿弧形腔(9)的底部,且松紧带(1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的限位块(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新型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