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防护服,包括连接成一体的防护帽和防护上衣,以及连接成一体的防护裤和鞋套,防护帽为边缘与脸部曲线贴合的半封闭式结构,防护帽的与额头贴合的部位内侧设有用于阻隔汗水的防护垫,防护上衣的袖子自覆盖手肘的位置开始往下延伸形成外防护袖和内防护袖,外防护袖和内防护袖的端口处均设有束口结构,防护上衣的主体部自覆盖腰部的位置开始往下延伸形成用于覆盖防护裤的外防护层和用于扎进防护裤的内连接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体式防护服,防护帽的与额头贴合的部位设有防护垫,具有阻隔汗水流入眼睛的作用,可帮助医务工作人员高强度持续工作时,不再受汗水流进眼睛无法擦拭的困扰,且在手腕处和腰部形成了严密的防护,防护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防护服。
技术介绍
在高传染性病毒流行期间,当疫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感染病患人数较多时,一线医护人员可能会面临医疗物资紧缺,需长时间穿戴防护服持续高强度工作的极端情况。在这样的具有高感染风险的工作环境中,无论是直接接触病患的治疗人员还是负责垃圾处理的清洁人员,为最大程度隔绝感染,都必须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而防护服作为关键的个人防护装备,其防护全面度、穿着舒适度和穿脱方便度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防护服进行改进以使其具有更高的穿戴性能和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护效果好且便于穿脱的分体式防护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防护服,包括连接成一体的防护帽和防护上衣,以及连接成一体的防护裤和鞋套,所述防护帽为边缘与脸部曲线贴合的半封闭式结构,所述防护帽的与额头贴合的部位内侧设有用于阻隔汗水的防护垫,所述防护上衣的袖子自覆盖手肘的位置开始往下延伸形成外防护袖和内防护袖,所述外防护袖和内防护袖的端口处均设有束口结构,所述防护上衣的主体部自覆盖腰部的位置开始往下延伸形成用于覆盖防护裤的外防护层和用于扎进防护裤的内连接层。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垫包括与防护帽内侧贴合的粘接部和自粘接部底端向防护帽内侧翻折延伸而形成的阻隔部,所述阻隔部与防护垫之间夹设有用于吸收汗水的吸水棉层。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阻隔部包括用于与护目镜上边缘贴合的连接部和用于与额头相贴的贴合部,所述防护帽的边缘设有用于收口的拉绳,所述拉绳的尾端自防护帽内侧覆盖下巴的位置伸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鞋套的底部设有耐磨防滑层,鞋套的内部垫设有用于吸水的吸收垫。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防护层的底端内侧设有用于粘接的软纤维层,所述外防护层的上端外侧相对软纤维层对应设有用于粘接的刺毛层一,所述防护裤上相对软纤维层对应设有用于粘接的刺毛层二。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上衣的前侧设有拉链,所述拉链自覆盖腰部位置往上延伸至防护帽下边缘以用于扣紧防护帽,所述防护上衣自拉链的一侧延伸形成有用于覆盖拉链的遮挡层。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裤的裤头设有用于束紧的束紧绳,所述防护裤的两侧设置有用于穿脱的牵引带。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防护袖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袖子的覆盖手肘的位置,所述外防护袖与所述内防护袖的连接处环设有一圈用于防止液体渗入的密封带,所述外防护袖的内侧远离袖口的一端延伸连接有防护手套。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防护袖和内防护袖通过拉链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帽、防护上衣、防护裤和鞋套的防护面料包括外侧的含防静电纤维的防水层、中间的熔喷无纺布层和内侧的吸湿层。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防护服,防护帽的与额头贴合的部位设有防护垫,具有阻隔汗水流入眼睛的作用,可帮助医务工作人员高强度持续工作时,不再受汗水流进眼睛无法擦拭的困扰;防护上衣的袖子设计为两层结构,医务工作人员在穿戴时,可先将内防护袖袖口处的束口结构束紧,然后再佩戴防护手套,将防护手套覆盖住内防护袖的袖口后,再将外防护袖覆盖在防护手套上,在手腕处形成了严密的防护;防护上衣的主体部自覆盖腰部的位置往下的部分也设计成两层结构,内连接层扎进防护裤后,外防护层覆盖防护裤,从而在防护上衣与防护裤连接的腰部,也形成了严密的防护,有效阻碍了有害物质的侵入,防护安全性高且便于穿脱。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结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分体式防护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分体式防护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分体式防护服中防护上衣外防护层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分体式防护服另一实施例的防护上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防护上衣中外防护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分体式防护服防护布料的组成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防护帽,11防护垫,111粘接部,112阻隔部,113吸水棉层,114连接部,115贴合部,116拉绳,2防护上衣,21袖子,211外防护袖,212内防护袖,213束口结构,22主体部,221外防护层,222内连接层,223软纤维层,224刺毛层一,23拉链,231遮挡层,24防护手套,3防护裤,31束紧绳,321刺毛层二,33牵引带,4鞋套,51防水层,52无纺布层,53吸湿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所示为本技术分体式防护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分体式防护服包括连接成一体的防护帽1和防护上衣2,以及连接成一体的防护裤3和鞋套4,防护帽1为边缘与脸部曲线贴合的半封闭式结构,防护帽1的与额头贴合的部位内侧设有用于阻隔汗水的防护垫11,防护上衣2的袖子21自覆盖手肘的位置开始往下延伸形成外防护袖211和内防护袖212,外防护袖211和内防护袖212的端口处均设有束口结构213,防护上衣2的主体部22自覆盖腰部的位置开始往下延伸形成用于覆盖防护裤3的外防护层221和用于扎进防护裤3的内连接层222。本实施例中,防护帽1的与额头贴合的部位设有防护垫11,具有阻隔汗水流入眼睛的作用,防护上衣2的袖子21设计为包括外防护袖211和内防护袖212的两层结构,医务工作人员在穿戴时,可先将内防护袖212袖口处的束口结构213束紧,然后再佩戴防护手套,将防护手套覆盖住内防护袖212的袖口后,再将外防护袖211覆盖在防护手套上,然后将外防护袖211袖口处的束口结构213束紧,从而在防护上衣2与防护手套连接的手腕处,形成了严密的防护;防护上衣2的主体部22自覆盖腰部的位置往下的部分也设计成两层结构,内连接层222用于扎进防护裤3内部,外防护层221用于覆盖防护裤3,从而在防护上衣2与防护裤3连接的腰部,也形成了严密的防护,有效阻碍了有害物质的侵入。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垫11包括与防护帽1内侧贴合的粘接部111和自粘接部111底端向防护帽1内侧翻折延伸而形成的阻隔部112,阻隔部112与防护垫11之间夹设有用于吸收汗水的吸水棉层113;阻隔部112包括用于与护目镜上边缘贴合的连接部114和用于与额头相贴的贴合部115,防护帽1的边缘设有用于收口的拉绳116,拉绳116的尾端自防护帽1内侧覆盖下巴的位置伸出。当医院中的工作人员长时间穿戴防护服持续工作时,会因高强度劳动而大量出汗,佩戴防护帽的头部尤其更容易捂汗,由于不方便擦拭,汗水会顺着额头流进眼睛而直接影响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因此在防护帽1贴合额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成一体的防护帽(1)和防护上衣(2),以及连接成一体的防护裤(3)和鞋套(4),所述防护帽(1)为边缘与脸部曲线贴合的半封闭式结构,所述防护帽(1)的与额头贴合的部位内侧设有用于阻隔汗水的防护垫(11),所述防护上衣(2)的袖子(21)自覆盖手肘的位置开始往下延伸形成外防护袖(211)和内防护袖(212),所述外防护袖(211)和内防护袖(212)的端口处均设有束口结构(213),所述防护上衣(2)的主体部(22)自覆盖腰部的位置开始往下延伸形成用于覆盖防护裤(3)的外防护层(221)和用于扎进防护裤(3)的内连接层(2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成一体的防护帽(1)和防护上衣(2),以及连接成一体的防护裤(3)和鞋套(4),所述防护帽(1)为边缘与脸部曲线贴合的半封闭式结构,所述防护帽(1)的与额头贴合的部位内侧设有用于阻隔汗水的防护垫(11),所述防护上衣(2)的袖子(21)自覆盖手肘的位置开始往下延伸形成外防护袖(211)和内防护袖(212),所述外防护袖(211)和内防护袖(212)的端口处均设有束口结构(213),所述防护上衣(2)的主体部(22)自覆盖腰部的位置开始往下延伸形成用于覆盖防护裤(3)的外防护层(221)和用于扎进防护裤(3)的内连接层(2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11)包括与防护帽(1)内侧贴合的粘接部(111)和自粘接部(111)底端向防护帽(1)内侧翻折延伸而形成的阻隔部(112),所述阻隔部(112)与防护垫(11)之间夹设有用于吸收汗水的吸水棉层(1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112)包括用于与护目镜上边缘贴合的连接部(114)和用于与额头相贴的贴合部(115),所述防护帽(1)的边缘设有用于收口的拉绳(116),所述拉绳(116)的尾端自防护帽(1)内侧覆盖下巴的位置伸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套(4)的底部设有耐磨防滑层,鞋套(4)的内部垫设有用于吸水的吸收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护服,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彦,肖梓潍,张勇,邓斯琪,付强,李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