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68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其包括口罩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口罩主体两侧的耳挂绳,所述耳挂绳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挂于耳部,所述口罩主体从内到外为依次层叠设置的内表面层、中间层、第一外表面层和第二外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为拒水纺粘无纺布层,所述中间层为具有静电吸附能力的熔喷无纺布层,所述第一外表面层为纺粘无纺布层,所述第二外表面层为浸润抗菌抗病毒处理液的纺粘无纺布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述结构相互配合,在保证口罩可以有效阻拦空气中飞沫与气溶胶颗粒的同时,还能杀死附着于飞沫与气溶胶颗粒中的各种细菌及病毒,故口罩可以反复使用,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
本技术涉及生活日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
技术介绍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呈现出的潜伏期长、传播方式多、传染性极强等特点,而我国人口流动量大,特别是春节前后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使得新冠病毒在国家大力防控措施下仍呈现出较快的传播速度,对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于感染人数众多,牵扯人员数量庞大,防疫抗疫战线拉长,对防疫抗疫物资的需求居高不下,并出现很大缺口。同时,由于抗疫防疫使用大量的一次性口罩、防护服等抗疫物资,其使用后会粘附大量病毒,若不进行及时有效处理,这些废旧物资会变成新的污染源,造成不可控的污染和恶劣影响。另外,这些废旧一次性用品的垃圾处理过程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负担,造成经济和环境双重损失。同时,口罩做为医疗前线和普通群众生活中的必须品,也是目前最为紧缺的物品之一。目前已有的口罩品种主要是立体防护口罩和平面口罩,可用时间很短。同时,由于病毒颗粒粒径小,普通口罩纤维疏松,孔径大,只能防大颗粒的尘埃,防护病毒几乎无效;带有活性炭的口罩能很好的吸附有害气体,但对病毒的吸附效率却不容乐观;而市场上销售的可防新冠病毒的N95、N97以及一次性医用口罩等虽然可以最大程度地阻挡小颗粒尘埃以及飞沫等微粒,有效地防止病毒通过飞沫尘埃传播,但这些型号的口罩不能有效杀死病毒,所以需要及时更换,并产生带有病毒的危险垃圾,造成大量经济消耗的同时带来很大环境风险。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旨在解决现有的口罩不能有效杀死病毒,并产生带有病毒的危险垃圾,造成大量经济消耗的同时带来很大环境风险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口罩主体两侧的耳挂绳,所述耳挂绳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挂于耳部,其中,所述口罩主体从内到外为依次层叠设置的内表面层、中间层、第一外表面层和第二外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为拒水纺粘无纺布层,所述中间层为具有静电吸附能力的熔喷无纺布层,所述第一外表面层为纺粘无纺布层,所述第二外表面层为浸润抗菌抗病毒处理液的纺粘无纺布层。进一步地,所述口罩主体为平面形状或立体形状。更进一步地,所述口罩主体为平面形状时,所述第二外表面层的克重为20g/m2,所述第一外表面层的克重为20g/m2,所述中间层的克重为20-25g/m2,所述内表面层的克重为20g/m2。更进一步地,所述口罩主体为立体形状时,所述第二外表面层的克重为60g/m2,所述第一外表面层的克重为60g/m2,所述中间层的克重为20-25g/m2,所述内表面层的克重为60g/m2。进一步地,所述熔喷无纺布层包括1层、2层或3层子层熔喷无纺布层,每一子层层叠构成所述熔喷无纺布层。进一步地,所述拒水纺粘无纺布层包括1层、2层或3层子层拒水纺粘无纺布层,每一子层层叠构成所述拒水纺粘无纺布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表面层为含纳米银单质的纺粘无纺布层。进一步地,所述耳挂绳为可拉伸的耳挂绳。进一步地,所述口罩主体上部设置有一条可调节鼻夹。更进一步地,所述鼻夹为塑料材质鼻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口罩具有抗菌抗病毒性能,与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和普通立体防护口罩仅可物理阻隔病原体不同,本技术口罩可在阻隔病原体的同时快速杀灭病原体,使其丧失感染能力,进一步保证使用者的健康安全;(2)本技术口罩可杀灭接触其表面的病原体,故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生产一次性用品时造成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同时可明显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后造成的垃圾处理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3)本技术口罩可杀灭接触其表面的病原体,故使用后的口罩废弃时不会成为二次污染源,简化该类型垃圾的处理流程,有效降低病原体的扩散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平面抗菌抗病毒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立体抗菌抗病毒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平面抗菌抗病毒口罩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立体抗菌抗病毒口罩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如图1所示,包括口罩主体1和设置于所述口罩主体1两侧的耳挂绳2,所述耳挂绳2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1挂于耳部,其中,所述口罩主体1从内到外为依次层叠设置的内表面层11、中间层12、第一外表面层13和第二外表面层14,所述内表面层11为拒水纺粘无纺布层,所述中间层12为具有静电吸附能力的熔喷无纺布层,所述第一外表面层13为纺粘无纺布层,所述第二外表面层14为浸润抗菌抗病毒处理液的纺粘无纺布层。本技术的口罩主体为四层结构:内表面层、中间层、两层纺粘无纺布层(第一外表面层和第二外表面层)作为外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中间层、第一外表面层和第二外表面层通过粘合固连。将用抗菌抗病毒处理液处理过的纺粘无纺布层作为口罩最外层(第二外表面层),粘合另外一层纺粘无纺布层(第一外表面层)、中层的熔喷无纺布和内层的拒水纺粘无纺布后,形成具有四层结构的口罩主体。其中,所述第二外表面层的抗菌抗病毒处理液中所含有效成分为纳米银单质,所述纳米银单质可有效杀灭与其接触的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所述第一外表面层主要用于防止第二外表面层的纳米银单质直接接触中层的熔喷无纺布,将熔喷无纺布上所带静电导流,使其丧失静电吸附能力。所述熔喷无纺布层起过滤作用,主要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所述拒水纺粘无纺布层可以减少外部水气的进入,保证熔喷无纺布层的吸附作用。本技术上述结构相互配合,在保证口罩可以有效阻拦空气中飞沫与气溶胶颗粒的同时,还能杀死附着于飞沫与气溶胶颗粒中的各种细菌及病毒。具体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口罩具有抗菌抗病毒性能,与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和普通立体防护口罩仅可物理阻隔病原体不同,本技术口罩可在阻隔病原体的同时快速杀灭病原体,使其丧失感染能力,进一步保证使用者的健康安全;(2)本技术口罩可杀灭接触其表面的病原体,故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生产一次性用品时造成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同时可明显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后造成的垃圾处理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3)本技术口罩可杀灭接触其表面的病原体,故使用后的口罩废弃时不会成为二次污染源,简化该类型垃圾的处理流程,有效降低病原体的扩散效率。本技术中,所述抗菌抗病毒处理液按重量份计由纳米银溶胶5-10份、有机抗菌剂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口罩主体两侧的耳挂绳,所述耳挂绳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挂于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从内到外为依次层叠设置的内表面层、中间层、第一外表面层和第二外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为拒水纺粘无纺布层,所述中间层为具有静电吸附能力的熔喷无纺布层,所述第一外表面层为纺粘无纺布层,所述第二外表面层为浸润抗菌抗病毒处理液的纺粘无纺布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口罩主体两侧的耳挂绳,所述耳挂绳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挂于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从内到外为依次层叠设置的内表面层、中间层、第一外表面层和第二外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为拒水纺粘无纺布层,所述中间层为具有静电吸附能力的熔喷无纺布层,所述第一外表面层为纺粘无纺布层,所述第二外表面层为浸润抗菌抗病毒处理液的纺粘无纺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为平面形状或立体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为平面形状时,所述第二外表面层的克重为20g/m2,所述第一外表面层的克重为20g/m2,所述中间层的克重为20-25g/m2,所述内表面层的克重为20g/m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反复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为立体形状时,所述第二外表面层的克重为60g/m2,所述第一外表面层的克重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地李兆杰张强于健飞周运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纯粹主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