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抗菌滤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55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长效抗菌滤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金属网状纤维在纳米银线的分散液中浸泡,然后采用静电喷涂的方式将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喷涂到负载有纳米银线的金属网状纤维上,制备出了长效抗菌滤芯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长效抗菌滤芯材料上负载了纳米银线和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活性炭能够提高滤芯材料的吸附性能,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及固体颗粒,并通过纳米银线和聚六亚甲基胍的杀菌作用将有害微生物去除。同时纳米银线与聚六亚甲基胍抗菌剂的结合延长了滤芯材料的使用寿命,使滤芯材料具有长效的杀菌性能,具有安全,高效,稳定性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效抗菌滤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过滤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效抗菌滤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空气污染物主要分为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生物三大类。空气生物污染物作为其中之一,主要以生物气分散液的形式传播,生物气分散液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胶体体系,包含细菌、真菌、霉菌孢子、花粉、皮屑、过敏原、病毒、尘螨行业寄生虫卵等。生物气分散液可以随着人们的咳嗽、打喷嚏等,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因此制备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滤芯材料,当空气通过该滤层时,生物气分散液中的细菌和病毒被杀死,可以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为家居生活的空气生物污染建立一道防火墙,减少空气生物污染对人体的侵害。但是现有的抗菌滤芯材料抗菌效率低,不能有效吸附并杀灭病菌。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效抗菌滤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高现有技术中的滤芯材料对生物气分散液的吸附和杀菌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长效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将金属网状纤维在纳米银线的分散液中浸泡后取出,干燥,得到负载有纳米银线的金属网状纤维;将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静电喷涂到所述负载有纳米银线的金属网状纤维,制得所述长效抗菌滤芯材料。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银线的分散液由纳米银线溶于溶剂形成,所述纳米银线分散液中,纳米银线的浓度为0.01~10mol/L,所述溶剂为水、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金属网状纤维与所述纳米银线的分散液的质量比为1:6~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银线的制备步骤包括: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1,5戊二醇混合,在160~200℃温度下搅拌5~15min,得到第一混合液;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葡萄糖和抗坏血酸的混合水溶液、银盐、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金属卤化物,搅拌后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二混合液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离心,洗涤,得到所述纳米银线。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水溶液中,所述葡萄糖的浓度为0.01~0.125g/mL,所述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09~0.225g/mL。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银盐为CAgF3O3S、AgF、AgNO3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卤化物为FeCl3,CuCl2和NaBr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1,5戊二醇、混合水溶液、银盐、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金属卤化物的比例为0.01~0.13mol:190mL:90.25~135.11g:4.89~13.04g:0.59~1.46g:0.47~0.11mmol。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0~180℃,时间为30~60min。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的制备步骤包括:将粒径为1.5mm~10.0mm的煤质粉状活性炭在聚六亚甲基胍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干燥,得到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六亚甲基胍溶液的浓度为0.5~1wt%,所述煤质粉状活性炭与所述聚六亚甲基胍溶液的质量比为1:8~12。一种长效抗菌滤芯材料,其中,采用如上所述的长效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金属网状纤维在纳米银线的分散液中浸泡,然后采用静电喷涂的方式将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喷涂到负载有纳米银线的金属网状纤维上,制备出了长效抗菌滤芯材料。本专利技术的长效抗菌滤芯材料上负载了纳米银线和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活性炭能够提高滤芯材料的吸附性能,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及固体颗粒,并通过纳米银线和聚六亚甲基胍的杀菌作用将有害微生物去除。同时纳米银线与聚六亚甲基胍抗菌剂的结合延长了滤芯材料的使用寿命,使滤芯材料具有长效的杀菌性能,具有安全,高效,稳定性高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长效抗菌滤芯材料作为过滤组件,可广泛用于中央空调,家用空调,车载空调和空气净化器等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长效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较佳实施例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整显示器的图像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长效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S100、将金属网状纤维在纳米银线的分散液中浸泡后取出,干燥,得到负载有纳米银线的金属网状纤维;S200、将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静电喷涂到所述负载有纳米银线的金属网状纤维,制得所述长效抗菌滤芯材料。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长效抗菌滤芯材料上负载了纳米银线和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纳米银线由于其独特的一维线状结构,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纳米银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抗菌性能;聚六亚甲基胍是一种环保型高分子聚合物杀菌消毒剂,具有广谱的杀菌效果,同时其具有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无副作用等优势;而活性炭能够提高滤芯材料的吸附性能,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及固体颗粒。将金属网状纤维在纳米银线的分散液中浸泡,然后采用静电喷涂的方式将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喷涂到负载有纳米银线的金属网状纤维上,通过纳米银线和聚六亚甲基胍的杀菌作用将吸附在滤芯上的有害微生物去除。同时纳米银线与聚六亚甲基胍抗菌剂的结合延长了滤芯材料的使用寿命,使滤芯材料具有长效的杀菌性能,具有安全,高效,稳定性高等特点。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银线的分散液由纳米银线溶于溶剂形成,所述纳米银线的分散液中,纳米银线的浓度为0.01~10mol/L。具体的,将纳米银线溶于溶剂形成浓度为0.01~10mol/L的分散液,再将金属网状纤维放入分散液中,先进行超声浸泡0.5~1h,停止超声后,再浸泡放置12-24h,使纳米银线在超声过程中均匀分散于溶剂中,从而使其在停止超声后,可均匀负载在金属网状纤维上。纳米银线的浓度太高,则不能均匀稳定地分散于溶剂中,纳米银线浓度太低,则负载于金属网状纤维上的纳米银线量太少,降低滤芯材料的长效杀菌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溶剂可为但不限于水、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网状纤维与所述纳米银线的分散液的质量比为1:6~1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状纤维的材质可为但不限于铁、铜、铝及其合金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12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10~60min。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银线的制备步骤包括:S10、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1,5戊二醇混合,在160~200℃温度下搅拌5~15min,得到第一混合液;S20、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葡萄糖和抗坏血酸的混合水溶液、银盐、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金属卤化物,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效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将金属网状纤维在纳米银线的分散液中浸泡后取出,干燥,得到负载有纳米银线的金属网状纤维;/n将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静电喷涂到所述负载有纳米银线的金属网状纤维,制得所述长效抗菌滤芯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效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金属网状纤维在纳米银线的分散液中浸泡后取出,干燥,得到负载有纳米银线的金属网状纤维;
将吸附有聚六亚甲基胍的煤质粉状活性炭,静电喷涂到所述负载有纳米银线的金属网状纤维,制得所述长效抗菌滤芯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线的分散液由纳米银线溶于溶剂形成,所述纳米银线的分散液中,纳米银线的浓度为0.01~10mol/L,所述溶剂为水、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状纤维与所述纳米银线的分散液的质量比为1:6~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线的制备步骤包括: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1,5戊二醇混合,在160~200℃温度下搅拌5~15min,得到第一混合液;
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葡萄糖和抗坏血酸的混合水溶液、银盐、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金属卤化物,搅拌后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二混合液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离心,洗涤,得到所述纳米银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水溶液中,所述葡萄糖的浓度为0.01~0.125g/mL,所述抗坏血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地于健飞李兆杰张强周运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纯粹主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