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普侠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修复用造林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59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态修复用造林杯,造林杯本体上部设有集液罩,造林杯本体下部设有根系固定桶;造林杯本体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内设有固定孔,造林杯本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集液罩内分布有多个凸出设置的分隔板,相邻分隔板之间构成流体通道,所述造林杯本体内部设有下流通道;所述根系固定桶呈锥形中空设置,根系固定桶桶底设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底部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和固定板内分布有相互匹配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集液罩,能够充分利用水体,根系固定桶桶底设有调节部件,方便调节,同时适用于水体丰富或者缺水的地区,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修复用造林杯
本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具体地,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用造林杯。
技术介绍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重建工作中,造林杯是常用的工具,现有的造林杯一般结构比较简单,不能实现多颗树种的连接固定,在遇到大风天气,单个的造林杯由于固定力有限,很容易被随风沙迁移,另外,在水体较丰富的地区,由于不能调节,树木的根系容易发生涝害,在沙漠地区,不能蓄积水分,根系缺水,容易增大树木的死亡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用造林杯,设有集液罩,同时增大其和空气的接触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修复用造林杯,其特征在于,包括造林杯本体(1),所述造林杯本体(1)上部设有集液罩(2),造林杯本体(1)下部设有根系固定桶(3);所述造林杯本体(1)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内设有固定孔(5),造林杯本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6),所述插杆(6)和相邻造林杯本体(1)的固定孔(5)相互匹配;所述集液罩(2)为漏斗状结构,集液罩(2)内分布有多个凸出设置的分隔板(8),相邻分隔板(8)之间构成流体通道(9),所述造林杯本体(1)内部设有下流通道(10),流体通道(9)和下流通道(10)相互连通;所述根系固定桶(3)呈锥形中空设置,根系固定桶(3)桶底设有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用造林杯,其特征在于,包括造林杯本体(1),所述造林杯本体(1)上部设有集液罩(2),造林杯本体(1)下部设有根系固定桶(3);所述造林杯本体(1)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内设有固定孔(5),造林杯本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6),所述插杆(6)和相邻造林杯本体(1)的固定孔(5)相互匹配;所述集液罩(2)为漏斗状结构,集液罩(2)内分布有多个凸出设置的分隔板(8),相邻分隔板(8)之间构成流体通道(9),所述造林杯本体(1)内部设有下流通道(10),流体通道(9)和下流通道(10)相互连通;所述根系固定桶(3)呈锥形中空设置,根系固定桶(3)桶底设有调节部件(11),所述调节部件(11)包括第二固定板(111),第二固定板(111)底部通过连接轴(12)活动连接有调节板(112),调节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11)内分布有相互匹配的通孔(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造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6)呈L形,所述第一固定板(4)水平设置在造林杯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普侠
申请(专利权)人:吴普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