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立体植物种植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一放置板,第三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一放置板顶部均设置有箱体,第二放置板和第一放置板左右两端下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间层高度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各间层高度,使作物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拥有足够的空间,有效避免由于空间不足而抑制作物生长现象的发生,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可以使放置板在调节过程中两端同时受力,使装置调节更加稳定流畅,通过设置电机和螺纹杆,可以控制箱体在放置板上的位置,避免采光不足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植物种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栽培
,具体是一种立体植物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居住居民往往向往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但是为现实牵绊大部分群体无法实现,由于城市没有多余供种植的土地,于是乎居民利用阁楼或阳台的空间小范围内自己培育绿色植物,例如是鲜花或蔬菜等,家里养花或种植蔬菜也很占用地方,立体的花卉种植架应运而生于是市面出现了专供城市居民小范围种植的种植架。现有的种植架只有单一的功能,仅仅可以将花盆架或箱体放置上面,而且由于架体的间层高度被固定,在作物幼苗期时非常浪费空间,在作物成长起来后由于空间不足又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况且上部空间的作物会给下部空间的作物造成一定的遮挡,从而下部作物采光不足,进而影响下部作物生长状态,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立体植物种植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植物种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植物种植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三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一放置板顶部均设置有箱体,所述第三放置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和第一放置板左右两端下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间层高度的调节机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轴承连接设置有两侧支撑板内侧,左侧所述转杆左侧固定连接设置有把手,两侧所述转杆外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固定连接设置在第二放置板和第一放置板底部的齿条啮合连接,两侧所述转杆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转杆外侧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设置在第一放置板下侧,所述第二带轮设置在第二放置板下侧,所述第三放置板下侧设置有与支撑板轴承连接的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传动杆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所述第一带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放置板和第一放置板左右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侧设置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挡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带轮的直径小于第一带轮的直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一放置板顶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连接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底端内侧螺纹连接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电机与放置板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各间层高度,使作物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拥有足够的空间,有效避免由于空间不足而抑制作物生长现象的发生,同时在不使用装置时,可以减少装置的体积,避免浪费空间;2.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可以使放置板在调节过程中两端同时受力,使装置调节更加稳定流畅;3.通过设置电机和螺纹杆,可以控制箱体在放置板上的位置,避免采光不足问题的发生,利于植物的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立体植物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立体植物种植装置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立体植物种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放置板,2-箱体,3-支撑板,4-把手,5-转杆,6-齿条,7-齿轮,8-第一带轮,9-第二带轮,10-第一皮带,11-第二传动杆,12-第一传动杆,13-第二放置板,14-第二放置板,15-挡板,16-连接板,17-限位板,18-第二皮带,19-电机,20-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立体植物种植装置,包括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放置板14、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所述第三放置板14、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顶部均设置有箱体2,所述第三放置板14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左右两端下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间层高度的调节机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杆5,所述转杆5轴承连接设置有两侧支撑板3内侧,左侧所述转杆5左侧固定连接设置有把手4,两侧所述转杆5外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齿轮7,所述齿轮7与固定连接设置在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底部的齿条6啮合连接,两侧所述转杆5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各间层高度,使作物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拥有足够的空间,有效避免由于空间不足而抑制作物生长现象的发生,同时在不使用装置时,可以减少装置的体积,避免浪费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转杆5外侧的第一带轮8和第二带轮9,所述第一带轮8设置在第一放置板1下侧,所述第二带轮9设置在第二放置板13下侧,所述第三放置板14下侧设置有与支撑板3轴承连接的第一传动杆12和第二传动杆11,所述第一传动杆12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带轮8,所述第二传动杆11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二带轮9,所述第二带轮9之间通过第二皮带18连接,所述第一带轮8之间通过第一皮带10连接,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可以使放置板在调节过程中两端同时受力,使装置调节更加稳定流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左右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设置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底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与支撑板3滑动连接的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上侧设置有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的挡板1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轮9的直径小于第一带轮8的直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放置板14、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顶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连接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底端内侧螺纹连接设置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通过电机19驱动,所述电机19与放置板螺栓连接,通过设置电机19和螺纹杆20,可以控制箱体2在放置板上的位置,避免采光不足问题的发生,利于植物的生长。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杆5外侧设置有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转杆5的紧固螺栓。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二放置板13底部的齿条6长度小于第一放置板1底部的齿条6的长度。该立体植物种植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各间层高度,使作物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拥有足够的空间,有效避免由于空间不足而抑制作物生长现象的发生,同时在不使用装置时,可以减少装置的体积,避免浪费空间,通过设置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植物种植装置,包括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放置板(14)、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所述第三放置板(14)、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顶部均设置有箱体(2),所述第三放置板(14)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左右两端下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间层高度的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植物种植装置,包括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放置板(14)、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所述第三放置板(14)、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顶部均设置有箱体(2),所述第三放置板(14)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左右两端下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间层高度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杆(5),所述转杆(5)轴承连接设置有两侧支撑板(3)内侧,左侧所述转杆(5)左侧固定连接设置有把手(4),两侧所述转杆(5)外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齿轮(7),所述齿轮(7)与固定连接设置在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一放置板(1)底部的齿条(6)啮合连接,两侧所述转杆(5)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转杆(5)外侧的第一带轮(8)和第二带轮(9),所述第一带轮(8)设置在第一放置板(1)下侧,所述第二带轮(9)设置在第二放置板(13)下侧,所述第三放置板(14)下侧设置有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九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