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误码通告的方法及相关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69377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误码通告的方法和相关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隧道上的中间节点检测到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发送的报文的误码率超过阈值;所述中间节点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出口节点发送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出口节点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上述方法能够进行误码信息的传递,实现端到端业务联动倒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误码通告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误码通告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误码(biterror)是指通信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与该信号发出时相比出现了比特差错,通常体现为通信设备根据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CRC)算法检测到数据包出错。由于线路故障而引起的误码,可以通过排除故障进行消除,但由于光路抖动、线路老化等原因导致的概率性误码,则很难消除。这些因素导致的概率性丢包故障可能引发基站退服(即基站掉线,失去管理)以及数据流量丢失等问题。双向转发探测(bidirectionalforwardingdetection,BFD)协议用于端到端的链路探测,是一种快速并且独立于路由协议的协议,探测速度可达微妙级。探测时,两端首先通过协商建立起会话,待会话建立(UP)之后,两端周期性的向对端发送BFD报文,并通过这种方式对BFD报文交互时经过的链路进行探测,如果有一端在一定时间之内没有接收到对端发来的BFD报文,则会话状态转变为断开(DOWN),并说明了BFD报文经过的链路发生了故障。这里的BFD报文是指携带有与BFD协议有关内容的各种传输协议报文,或者说,这些协议报文中的净荷部分携带的是与BFD协议有关的内容。对于BFD报文的互发,两端可以协商各自的BFD报文的发送频率,频率越高,则探测到故障就越快。在网际协议版本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IPv4)或网际协议版本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IPv6)网络中,BFD报文必须使用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UDP)及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的封装格式。目前一般使用BFD报文或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system-to-intermediatesystem,IS-IS)报文传递误码信息。当前使用BFD报文传递误码信息,需要扩展BFD报文的长度,在BFD报文的尾部增加类型长度值(typelengthvalue,TLV),由于该方式修改了BFD报文的格式,传递的不是标准的BFD报文,所以互通比较困难,例如,对端设备可能无法解析修改了格式的BFD报文,进而不能获取到BFD报文中携带的误码信息。而使用IS-IS报文传递误码信息,只能在二层网络中传递误码信息,若端与端之间存在三层设备或多个中间设备,该方式将不再适用,即该方式只适用于直接相连的设备之间传递误码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误码信息传递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进行误码信息的传递,实现端到端业务联动倒换。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误码通告的方法,包括:第一隧道上的中间节点检测到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发送的报文的误码率超过阈值;所述中间节点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出口节点发送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出口节点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第一隧道上的中间节点对通过第一隧道发送的报文的误码率进行检测,当误码率超过阈值时,中间节点向第一隧道的出口节点发送指示该第一隧道出现误码的第一报文,出口节点在接收到该第一报文之后,向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用于指示第一隧道出现误码的第二报文,可以进行误码信息的传递,实现端到端业务联动倒换。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标签和误码标识,所述标签用于所述出口节点确定所述第一隧道,所述误码标识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隧道出现误码。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中间节点将标签和误码标识携带在第一报文中发送给出口节点,出口节点在接收到该第一报文后,根据其中携带的标签可以确定第一隧道,根据误码标识可以确定出现了误码,结合标签就可以确定第一隧道出现了误码,保证出口节点可以准确的判别是第一隧道出现了误码。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出口节点通过第二隧道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隧道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反向隧道。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互为各自的反向隧道,第一隧道的出口节点在接收到中间节点发送的第一报文之后,需要通过第一隧道的反向隧道,即第二隧道,向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第二报文,以通知入口节点第一隧道出现了误码。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还用于所述出口节点确定所述第二隧道。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报文之间的传递是依靠标签来确定传递路径,第一隧道的出口节点在接收到第一报文之后,由于该第一报文中携带标签,出口节点可以根据该标签确定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进而可以确定第二隧道,由于不依赖IP地址,所以报文传递更加高效和便捷。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间节点计算通过所述第一隧道上多段路径上转发的报文的误码率之和,并检测到所述误码率之和超过所述阈值。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中间节点计算通过多段路径上转发的报文的误码率之和,再与阈值进行比较判别,可以实现误码率的传递,避免每一段路径的误码率未达到阈值而总体的误码率超过阈值的情况发生,保证中间节点可以准确的向出口节点发送指示第一隧道出现误码的第一报文,从而让出口节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数据流量丢失。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报文为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所述BFD报文包括诊断字字段,所述诊断字字段用于携带所述误码标识,所述误码标识的取值为30。可选地,误码标识的取值也可以是其它值,例如10、15等,只要该值的范围在9~31之间即可。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利用BFD报文中诊断字字段的特殊取值来表征误码标识,可以不用再新增其它字段或发送其它的信息以携带误码标识,不必修改BFD报文的格式,保证发送的报文仍旧是标准的BFD报文,避免出现互通困难的问题,还可以有效的实现误码状态的传递,实现简单,提高传递效率。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报文为BFD报文,所述BFD报文包括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用于携带所述误码率,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前m个比特表示所述误码率的系数,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中间n个比特表示所述误码率的幂数,其中,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m和所述n的和小于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长度值。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通过复用BFD报文中的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可以实现误码率的传递,使第一隧道的出口节点可以更加直观的从中间节点发送的第一报文中获取到误码率,不用再额外进行误码率的传递,减少了传输资源开销,提高了传输效率。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误码通告的方法,包括:第一隧道的出口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隧道上的第一中间节点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发送的第一报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误码通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隧道上的中间节点检测到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发送的报文的误码率超过阈值;/n所述中间节点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出口节点发送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出口节点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误码通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隧道上的中间节点检测到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发送的报文的误码率超过阈值;
所述中间节点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出口节点发送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出口节点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标签和误码标识,所述标签用于所述出口节点确定所述第一隧道,所述误码标识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隧道出现误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出口节点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第二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出口节点通过第二隧道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隧道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反向隧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还用于所述出口节点确定所述第二隧道。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节点检测到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发送的报文的误码率超过阈值包括:
所述中间节点计算通过所述第一隧道上多段路径上转发的报文的误码率之和,并检测到所述误码率之和超过所述阈值。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为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所述BFD报文包括诊断字字段,所述诊断字字段用于携带所述误码标识,所述误码标识的取值为30。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为BFD报文,所述BFD报文包括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用于携带所述误码率,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前m个比特表示所述误码率的系数,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中间n个比特表示所述误码率的幂数,其中,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m和所述n的和小于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长度值。


8.一种误码通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隧道的出口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隧道上的第一中间节点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所述第一中间节点检测到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发送的报文的误码率超过阈值而发送给所述出口节点的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
所述出口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报文,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标签和第一误码标识,所述第一标签与所述第一隧道对应,所述第一误码标识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隧道出现误码;
所述出口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和所述第一误码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报文,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第二报文包括:
所述出口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签确定第二隧道;
所述出口节点利用所述第二隧道向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隧道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反向隧道。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标签和第二误码标识,所述第二标签用于所述入口节点确定所述第一隧道,所述第二误码标识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二报文的隧道的反向隧道出现误码。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报文为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所述BFD报文包括诊断字字段,所述诊断字字段用于携带所述第一误码标识,所述第一误码标识的取值为30;
所述第二报文为BFD报文,所述BFD报文包括诊断字字段,所述诊断字字段用于携带所述第二误码标识,所述第二误码标识的取值为31。


13.如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为BFD报文,所述BFD报文包括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用于携带所述误码率,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前m个比特表示所述误码率的系数,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中间n个比特表示所述误码率的幂数,其中,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m和所述n的和小于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长度值。


14.如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出口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隧道上的第二中间节点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发送的第三报文,所述第三报文为所述第二中间节点检测到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发送的报文的误码率超过阈值而发送给所述出口节点的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误码率,所述第三报文包括第二误码率;
所述出口节点计算所述第一误码率和所述第二误码率之和,所述第一误码率和所述第二误码率之和超过所述出口节点的倒换阈值。


15.一种误码通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隧道的入口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隧道的出口节点通过第二隧道发送的报文,所述第二隧道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反向隧道,所述报文指示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
所述入口节点根据所述报文确定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文包括标签和误码标识,所述误码标识用于指示发送所述报文的隧道的反向隧道出现误码;所述入口节点根据所述报文确定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包括:
所述入口节点根据所述标签确定发送所述报文的隧道为所述第二隧道,确定所述第一隧道为所述第二隧道的反向隧道;
所述入口节点根据所述误码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隧道出现误码。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为BFD报文,所述BFD报文包括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用于携带误码率,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前m个比特表示所述误码率的系数,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中间n个比特表示所述误码率的幂数,其中,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m和所述n的和小于所述最小回声报文接收间隔字段的长度值。


18.一种误码通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对从第二节点接收的报文进行误码率检测;
当检测到误码率达到阈值时,创建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
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BFD会话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BFD报文,所述BFD报文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报文出现误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FD报文的网际互联协议IP地址为组播IP地址,或所述BFD报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为组播MAC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FD报文的诊断Diag字段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报文出现误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方陈达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