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33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转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壳体包括内套筒和套设于内套筒外的外套筒,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形成有流体通道,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轴套,轴套的外侧壁与内套筒的内侧壁为过盈配合连接,转轴通过轴套可转动的安装于内套筒中,转轴与轴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外套筒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扇叶的容置腔,轴套具有向下伸入容置腔内的凸出部,转轴的下端穿过凸出部伸出轴套外与扇叶连接,扇叶包括轮毂和周向设于轮毂外表面的叶片,轮毂向上延伸包覆于凸出部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组装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轴度更好,稳定性高,易于壳体成型,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用在吹风机上时,散热效果达到最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部件,在吹风机、电风扇、电动汽车以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电机主要由壳体、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电路板组成,壳体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定子组件包括转轴。现有的电机中,转轴通过轴承直接安装于内套筒中,但这样的组装方式不方便,组装效率低,企业生产成本高,同轴度较差,稳定性低;同时,在内套筒的下端直接成型出向下延伸的凸出部,转轴穿过凸出部向下伸出连接扇叶,凸出部与内套筒一体成型连接,导致壳体成型困难,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电机,其能提高组装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轴度更好,稳定性高,易于壳体成型,降低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转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内套筒和套设于内套筒外的外套筒,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形成有流体通道,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轴套,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与内套筒的内侧壁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转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内套筒和套设于内套筒外的外套筒,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形成有流体通道,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轴套,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与内套筒的内侧壁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轴套可转动的安装于内套筒中,所述转轴与轴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外套筒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扇叶的容置腔,所述轴套具有向下伸入容置腔内的凸出部,所述转轴的下端穿过凸出部伸出轴套外与扇叶连接,所述扇叶包括轮毂和周向设于轮毂外表面的叶片,所述轮毂向上延伸包覆于凸出部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转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内套筒和套设于内套筒外的外套筒,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形成有流体通道,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轴套,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与内套筒的内侧壁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轴套可转动的安装于内套筒中,所述转轴与轴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外套筒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扇叶的容置腔,所述轴套具有向下伸入容置腔内的凸出部,所述转轴的下端穿过凸出部伸出轴套外与扇叶连接,所述扇叶包括轮毂和周向设于轮毂外表面的叶片,所述轮毂向上延伸包覆于凸出部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具有包覆在凸出部外侧的围边,所述围边的上端面与内套筒的下端面的间距为0.15~0.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高度为2mm~6mm,所述凸出部的外侧壁与围边的内侧壁的间距为0.5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定子组件之间形成有散热腔,所述电路板具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与散热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电路板的电路板安装座,所述电路板安装座上设有电路板安装位和多个围绕电路板安装位设置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有朝电路板安装位中部伸出的第一卡钩,组装时,所述电路板卡于多个第一限位板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洪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