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末端电能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网末端电能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解决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大力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宏观上,提出了“新基建”政策,重点强调农村电网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微观上,我国农村地区家用电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但农村配电网薄弱导致配电网系统出现线路末端电压偏低、功率因数过低、三相不平衡和谐波含量大等问题。因此,从充分发挥农村地区地广人稀的地理优势角度出发,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并入农村电网可有效改善农村配电网环境。然而,目前针对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需进行多次电能变换,装置结构复杂、利用率较低且功能单一,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兴装备——电能路由器。该装备内部可自动实现多种电能形式的变换,对外可提供不同形式的电能接口,不但降低装置的复杂度还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通过研究该装置可提高新能源利用率、降低农村用电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减少充电桩重复建设投资成本,并解决目前农村配电网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此外也可有效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力交易市场化难以推进的问题,对促进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和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电能路由器都是由多个DAB结构的子模块构成,包含高频变压器,系统体积大、质量重、效率低且无法实现电能的多向流动。已有电能路由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无法在利用新能源发出有功的同时即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接口又可解决农村配电网中存在的线路末端电压偏低、功率因数过低、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末端电能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双向变流器模块,其包括一个三相四线制电容分裂式电压型逆变器和一台三相隔离变压器,用于提供配电网和交流负载接口,实现交直流电能变换以及对配电网进行电能质量治理的功能,包括补偿无功、谐波、负序和零序电流;/n光伏模块,其包括一个Boost电路,用于提供光伏电池接口,最大限度利用光伏电池发出的电能;/n储能模块,其包括一个双向DC/DC变流器,用于提供储能电池接口,实现削峰填谷的功能;/n充电桩模块,其包括一个双向DC/DC变流器,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实现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末端电能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向变流器模块,其包括一个三相四线制电容分裂式电压型逆变器和一台三相隔离变压器,用于提供配电网和交流负载接口,实现交直流电能变换以及对配电网进行电能质量治理的功能,包括补偿无功、谐波、负序和零序电流;
光伏模块,其包括一个Boost电路,用于提供光伏电池接口,最大限度利用光伏电池发出的电能;
储能模块,其包括一个双向DC/DC变流器,用于提供储能电池接口,实现削峰填谷的功能;
充电桩模块,其包括一个双向DC/DC变流器,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实现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末端电能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变流器模块的交流侧一端通过交流断路器Q1与配电网相连,另一端通过交流断路器Q2与交流负载相连,直流侧直接与光伏模块、储能模块和充电桩模块的高压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末端电能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模块低压侧通过直流断路器Q3与光伏电池相连;所述储能模块低压侧通过直流断路器Q4与储能电池相连;所述充电桩模块低压侧通过直流断路器Q5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末端电能路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量管理与协调控制系统、双向变流器模块控制系统、光伏模块控制系统、储能模块控制系统和充电桩模块控制系统,该能量管理及协调控制系统用于四个模块间的功率平衡控制,所述双向变流器模块控制系统用于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和补偿无功、谐波、负序和零序电流控制,所述光伏模块控制系统用于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储能模块控制系统用于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控制,所述充电桩模块控制系统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功率或充电电压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网末端电能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管理及协调控制系统对交流断路器Q1的通断进行控制,用于电能路由器的离并网管理,对交流断路器Q2的通断进行控制,用于电能路由器交流侧的带载管理,对直流断路器Q3的通断进行控制,用于光伏电池的接入管理,对直流断路器Q4的通断进行控制,用于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管理,对直流断路器Q5的通断进行控制,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管理;所述双向变流器模块控制系统对功率开关V1、V2、V3、V4、V5、V6的通断进行控制,用于对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进行稳定控制,对无功、谐波、负序和零序电流进行精确跟踪控制;所述光伏模块控制系统对Boost电路中的功率开关Vp1的通断进行控制,用于对Boost电路模块的输出功率进行跟踪控制;所述储能模块控制系统对双向DC/DC电路中的功率开关Ves1和Ves2的通断分别进行控制,用于对储能模块的输入和输出功率分别进行稳定控制;所述充电桩模块控制系统对双向DC/DC电路中的功率开关Vec1的通断进行控制,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的输入功率或端口电压进行稳定控制。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配电网末端电能路由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光伏模块发出功率Ppv与充电桩模块吸收功率Pec之差PΔ作为储能模块和双向变流器模块运行模式的判定根据,当功率差PΔ大于等于1.07倍双向变流器容量Sinv且储能电池SOC小于等于80%时,双向变流器模块工作在逆变模式且储能模块开始恒功率充电,当功率差PΔ在0.93~1.07倍双向变流器容量Sinv之间时,双向变流器模块工作在逆变模式但直流断路器Q4断开,当功率差PΔ小于等于0.93倍双向变流器容量Sinv且储能电池SOC大于等于20%时,储能模块开始恒功率放电,在此期间,双向变流器模块工作在逆变模式,若双向变流器模块处于轻载状态,还可工作在有源滤波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华根,曹可,刘晨,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