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信电缆分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30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线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通信电缆分线盒,包括盒体、盒盖、进线孔、分线孔、弹性片、安装部、螺钉、螺纹孔、端子安装部、接线螺钉、导电板、固定板、弹性导电片,弹性导电片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导电板上,使相对应的两个接线螺钉具有电性连接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当拆卸螺钉后,弹性片原先处于弹性折弯状态将在其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而恢复形变,即,弹性片弹性恢复形变过程中,将驱动盒盖翻转,使盒体口部敞开,这样就无需另外放置盒盖,减少盒盖丢失现象,且不影响正常接线作业,当盒盖由弹性片驱动翻转时,弹性导电片脱离与导电板的抵触状态,使得接线螺钉之间失去电性连接状态,这样就无需工人关闭电路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通信电缆分线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线盒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通信电缆分线盒。
技术介绍
分线盒是配线电缆或光缆的终端,连接配线电缆或光缆和用户线路部分,对主干线进行分支,具有重要的作用。分线盒可安装在桥架、箱体、管道、电缆沟等狭小的空间内,不占用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安装方便,不需要截断主电缆。现有技术中的通信电缆用分线盒主要是通过螺钉连接在盒体上,在接线作业时,工人需要首先将多个螺钉拆卸下来,使盒体口部敞开,然后再将盒盖取下并放置好,才能进行接线作业,这种方式使得盒盖容易丢失而影响正常使用,另外在接线时,一般不允许带电作业,即使通信电缆的电压为低压,否则在接线过程中,线头接触可能产生短路现象,而对设备产生影响,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先断开整个电路,再进行接线,接线完毕后,再接通电路,然后进行测试,这种方式导致了工人需要至少往返一个来回,来操作电路的开关,使得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且工作效率较低,鉴于此,如何对接线作业时,盒盖丢失现象进行改进,以及如何快速对电路进行通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通信电缆分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分线盒的盒体(11)及盒盖(1),所述盒体(11)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与其内部连通的进线孔(4)、分线孔(12),所述盒体(11)一侧内壁上设有多个弹性片(10),所述弹性片(10)在受到外力时可弹性折弯,外力撤销时能够自行恢复,所述弹性片(10)一端固接在盒体(11)内壁上,其另一端固接在所述盒盖(1)上,使所述盒盖(1)成折页连接在盒体(11)上,所述盒体(11)另一侧竖直设有两个位于其内部的安装部(7),所述盒盖(1)上间隙穿设有两个螺钉(2),相应的,两个所述安装部(7)上开设有分别供两个螺钉(2)螺纹连接的螺纹孔(6),使所述盒盖(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通信电缆分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分线盒的盒体(11)及盒盖(1),所述盒体(11)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与其内部连通的进线孔(4)、分线孔(12),所述盒体(11)一侧内壁上设有多个弹性片(10),所述弹性片(10)在受到外力时可弹性折弯,外力撤销时能够自行恢复,所述弹性片(10)一端固接在盒体(11)内壁上,其另一端固接在所述盒盖(1)上,使所述盒盖(1)成折页连接在盒体(11)上,所述盒体(11)另一侧竖直设有两个位于其内部的安装部(7),所述盒盖(1)上间隙穿设有两个螺钉(2),相应的,两个所述安装部(7)上开设有分别供两个螺钉(2)螺纹连接的螺纹孔(6),使所述盒盖(1)通过螺钉(2)连接在盒体(11)上,所述盒体(11)内底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绝缘材质制成的端子安装部(13),两个所述端子安装部(13)上两两对称设有多个接线螺钉(9),所述接线螺钉(9)上套装有外轮廓成L形的导电板(8),两个所述端子安装部(13)上的导电板(8)对称安装,使两者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板(8)的垂直段之间围成一个空隙,所述盒盖(1)上设有一绝缘材质制成的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下端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空隙对应的弹性导电片(15),所述弹性导电片(15)两端向上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