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静专利>正文

一种供配电用缆线分线设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287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配电用缆线分线设计结构,包括电缆分线保护盒、接入口、接线用隔离块、固定块、限位套管、平头固定螺栓、第一螺纹孔、盒盖、卡合缺口、第二螺纹孔、镀锌铜块、线缆屏蔽皮、密封胶垫和线缆裸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处螺纹连接模块化结构的接线装置,可以在个别零件损坏时快速更换零部件进行维修,同时由于镀锌铜块的前后表面与接线用隔离块的前后表面之间构有较大间距,因此线缆裸铜受力弯曲卡于间距内不会随线缆裸铜的扭动而发生位移进而导致接触不良的情况,可以很好的卡合住线缆裸铜,并且在分线的功能之外增加了接线功能且保证接线时接触良好,密封性较强,许多较短线材不必再浪费,减少了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配电用缆线分线设计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线结构,具体是一种供配电用缆线分线设计结构,属于线缆传输

技术介绍
电缆接线装置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通讯电缆及信号电缆连接处的保护,有时线材不够长需要多段线材连接也能用上,需要模拟线缆屏蔽皮的作用,避免水、灰尘与电缆连接点产生接触,分线盒是配线电缆或光缆的终端,连接配线电缆或光缆和用户线路部分,对主干线进行分支,具有重要的作用。分线盒可安装在桥架、箱体、管道、电缆沟等狭小的空间内,不占用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安装方便,不需要截断主电缆。现有技术有着单层密封防护存在密封效果差、防水性能差的缺陷,从而电缆接头部分容易氧化、漏电、电阻增大,损坏即需要更换整个设备,维护成本较高的同时安装拆卸不方便,由于线缆造价颇高,如果在基础的分线装置中加入接线功能,使得需要较短的线缆不必要浪费,实用性会增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供配电用缆线分线设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供配电用缆线分线设计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配电用缆线分线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分线保护盒(1)、接入口(2)、接线用隔离块(3)、固定块(4)、镀锌铜块(11)、线缆屏蔽皮(12)、密封胶垫和线缆裸铜(13);/n所述电缆分线保护盒(1)的前表面开设有接入口(2),所述电缆分线保护盒(1)的左右内壁表面中心位置固接有接线用隔离块(3),所述接线用隔离块(3)的前后表面均安装有固定块(4),两个所述固定块(4)的另一侧均固接有限位套管(5),两个所述限位套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入口(2),两个所述限位套管(5)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走线通孔,所述接线用隔离块(3)和固定块(4)通过平头固定螺栓(6)螺纹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配电用缆线分线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分线保护盒(1)、接入口(2)、接线用隔离块(3)、固定块(4)、镀锌铜块(11)、线缆屏蔽皮(12)、密封胶垫和线缆裸铜(13);
所述电缆分线保护盒(1)的前表面开设有接入口(2),所述电缆分线保护盒(1)的左右内壁表面中心位置固接有接线用隔离块(3),所述接线用隔离块(3)的前后表面均安装有固定块(4),两个所述固定块(4)的另一侧均固接有限位套管(5),两个所述限位套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入口(2),两个所述限位套管(5)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走线通孔,所述接线用隔离块(3)和固定块(4)通过平头固定螺栓(6)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电缆分线保护盒(1)的左右侧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7),所述接线用隔离块(3)的前后方均安装有盒盖(8),两个所述盒盖(8)的左右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配电用缆线分线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用隔离块(3)的中心位置嵌入安装有镀锌铜块(11),所述镀锌铜块(11)的前后表面与接线用隔离块(3)的前后表面之间构有较大间距。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陈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