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带二维波束赋形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79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带二维波束赋形网络,该波束赋形网络有4个输入端口,16个输出端口,主要由六个相同的2×4的巴特勒矩阵设置在堆叠介质中的不同介质板上,构成平面化的二维波束赋形网络,每个2×4的巴特勒矩阵设置有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第四输出端口、3dB/90°定向耦合器、第一等幅反相功率分配器和第二等幅反相功率分配器,能够在2GHz‑4GHz的范围内输出等幅度且相邻输出端口之间相位差为+90°或‑90°的信号,能够直接与二维天线阵列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节省大量的空间,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具有设计简单、加工成本低、工作带宽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带二维波束赋形网络
本专利技术涉及波束赋形网络馈电的
,尤其是指一种宽带二维波束赋形网络。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对于通信系统的容量和传输速率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要求,5G通信的工作频率也有所提高,更高的频率将会带来更大的损耗,而多波束天线具有高增益、窄波束的特点,因此运用多波束天线能够良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波束赋形网络作为天线波束切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大多数的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一个二维的波束赋形网络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现有的文献中,大多数都是关于一维波束赋形的研究,只有一部分是关于二维波束赋形网络的研究,而宽带二维波束赋形网络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其中,Lian等[LianJW,BanYL,ZhuJQ,etal.Planar2-DScanningSIWMultibeamArrayWithLowSidelobeLevelforMillimeter-WaveApplications[J].IEEETransactionsonAntennasandPropa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带二维波束赋形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2×4巴特勒矩阵、第二2×4巴特勒矩阵、第三2×4巴特勒矩阵、第四2×4巴特勒矩阵、第五2×4巴特勒矩阵、第六2×4巴特勒矩阵以及依次叠置的第一接地层、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第三介质板、第二接地层、第四介质板、第五介质板、第六介质板和第三接地层;所述第一2×4巴特勒矩阵和第二2×4巴特勒矩阵设置在第二介质板上,所述第三2×4巴特勒矩阵、第四2×4巴特勒矩阵、第五2×4巴特勒矩阵和第六2×4巴特勒矩阵设置在第五介质板上,所述第一2×4巴特勒矩阵和第二2×4巴特勒矩阵的输出端口分别与第三2×4巴特勒矩阵、第四2×4巴特勒矩阵、第五2×4巴特勒矩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带二维波束赋形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2×4巴特勒矩阵、第二2×4巴特勒矩阵、第三2×4巴特勒矩阵、第四2×4巴特勒矩阵、第五2×4巴特勒矩阵、第六2×4巴特勒矩阵以及依次叠置的第一接地层、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第三介质板、第二接地层、第四介质板、第五介质板、第六介质板和第三接地层;所述第一2×4巴特勒矩阵和第二2×4巴特勒矩阵设置在第二介质板上,所述第三2×4巴特勒矩阵、第四2×4巴特勒矩阵、第五2×4巴特勒矩阵和第六2×4巴特勒矩阵设置在第五介质板上,所述第一2×4巴特勒矩阵和第二2×4巴特勒矩阵的输出端口分别与第三2×4巴特勒矩阵、第四2×4巴特勒矩阵、第五2×4巴特勒矩阵和第六2×4巴特勒矩阵的输入端口连接,信号能够从第一2×4巴特勒矩阵和第二2×4巴特勒矩阵的4个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传输到第三2×4巴特勒矩阵、第四2×4巴特勒矩阵、第五2×4巴特勒矩阵和第六2×4巴特勒矩阵的16个输出端口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二维波束赋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2×4巴特勒矩阵和第二2×4巴特勒矩阵由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组成,所述第一传输线设置在第二介质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传输线设置在第二介质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三2×4巴特勒矩阵、第四2×4巴特勒矩阵、第五2×4巴特勒矩阵和第六2×4巴特勒矩阵由第三传输线和第四传输线组成,所述第三传输线设置在第五介质板的上表面,所述第四传输线设置在第五介质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传输线与第三传输线通过第一连接导体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通过第二连接导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二维波束赋形网络,其特征在于:每个2×4巴特勒矩阵均设置有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第四输出端口、定向耦合器、第一等幅反相功率分配器和第二等幅反相功率分配器;其中,所述定向耦合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每个等幅反相功率分配器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定向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等幅反相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等幅反相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等幅反相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等幅反相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等幅反相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等幅反相功率分配器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付昌秦冲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