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偶极子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7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偶极子天线,包括:传输线变压器和天线振子,所述天线振子包括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其中,传输线变压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第一接头与天线振子的馈电点电连接,第一接头是通过缠绕在塑料棒上的第一漆包线和第二漆包线电连接得到的,第二接头与天线振子的第一辐射体电连接,第三接头与天线振子的第二辐射体电连接。根据传输线变压器使天线振子的阻抗与馈电系统的阻抗互相匹配。并在限定天线振子的尺寸情况下,通过传输线变压器增加偶极子天线的带宽。借用传输线平衡与不平衡的功能,避免不平衡的同轴线馈电系统与平衡的天线直接连接造成的同轴线外表皮泄露电流激发磁场对天线本身辐射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偶极子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偶极子天线。
技术介绍
偶极子天线由两段等长等粗的导体振子组成,每段导体又被称为振子,其长度为1/4波长,即偶极子天线的总长度为半波长,因此偶极子天线又被称为半波对称振子。偶极子天线的振子可以为水平位置,也可以为垂直位置。其方向图以馈电点为对称。其中,馈电点在偶极子天线的中心。随着超短波通信的发展,对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为了兼顾更多的电台需要天线的频率带宽越来越宽,在保障天线的增益的条件下,尺寸要求越来越小。现有技术中,采用单极子天线形式时,单极子天线需要地网做镜面反射器,且在增益要求高的情况下多采用组阵形式,会造成频率带宽比较窄。在增益要求高、频率带宽宽的情况下不适用。采用偶极子天线时,目前采用同轴线馈电的形式,自谐振加粗天线振子,通过LC匹配或者给偶极子天线加套筒结构加宽偶极子天线的带宽。但是上述方法在低频段由于尺寸大,在工程上很难实现。而且不具备从不平衡状与平衡状态的转化,因此需要扼制同轴线外表皮泄露的电流激发的磁场,对天线本身的影响。因此,现亟需一种在不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线变压器和天线振子,所述天线振子包括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n所述传输线变压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电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头是通过缠绕在塑料棒上的第一漆包线和第二漆包线电连接得到的;用于阻抗变换;/n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一辐射体电连接;/n所述第三接头与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二辐射体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线变压器和天线振子,所述天线振子包括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
所述传输线变压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电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头是通过缠绕在塑料棒上的第一漆包线和第二漆包线电连接得到的;用于阻抗变换;
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一辐射体电连接;
所述第三接头与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二辐射体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变压器还包括第一漆包线、第二漆包线和塑料棒;
所述第一漆包线和所述第二漆包线的一部分并排的以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塑料棒上组成所述传输线变压器的线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漆包线的第一端线头与所述第二漆包线的第二端线头电连接得到所述第一接头;或
所述第一漆包线的第二端线头与所述第二漆包线的第一端线头电连接得到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漆包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强吴兴军顾蔚王冠君吉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