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永吉专利>正文

一种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7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调节对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的定位固定的状态,包括固定组合体、动力组件、扫描与接收组件,可以通过固定组合体针对不同的使用情况调节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的定位固定,沿着滑动腰槽滑动驱动滑杆,进而使得驱动滑杆在固定底板上的使用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可以根据不用的使用环境来确保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的使用位置;同时,沿着驱动滑杆滑动定位滑杆,使得定位滑杆与驱动滑杆之间的总长度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固定底板距离地面的高度发生变化,进而实现对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的使用高度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号为CN201520323005.8同步卫星广域电网山火遥感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和接收锅,接收锅的球型反射面前方通过支架安装有馈源,立柱通过旋转机构装设于底座上并可绕竖直轴线转动,接收锅绕水平轴线铰接于立柱上,接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立柱转动的旋转驱动组件和用于驱动接收锅俯仰运动的俯仰驱动组件,但是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没有办法调节装置的扫描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调节对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的定位固定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包括固定组合体、动力组件、扫描与接收组件,所述固定组合体与动力组件相连接,动力组件与扫描与接收组件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所述固定组合体包括固定底板、外端卡杆、滑动腰槽、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包括固定组合体(1)、动力组件(2)、扫描与接收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合体(1)与动力组件(2)相连接,动力组件(2)与扫描与接收组件(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包括固定组合体(1)、动力组件(2)、扫描与接收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合体(1)与动力组件(2)相连接,动力组件(2)与扫描与接收组件(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合体(1)包括固定底板(1-1)、外端卡杆(1-2)、滑动腰槽(1-3)、驱动滑杆(1-4)、定位滑杆(1-5)、半柱形滑子一(1-6)、半柱形滑子二(1-7)、内端卡槽一(1-8)、内端卡子一(1-9)、内端卡子推簧一(1-10)、内端滑柱一(1-11)、内端滑柱二(1-12)、内端滑柱推簧一(1-13)、内端滑柱推簧二(1-14)、内端卡杆一(1-15)、内端卡杆推簧一(1-16),外端卡杆(1-2)与固定底板(1-1)固定连接,滑动腰槽(1-3)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滑动腰槽(1-3)均匀设置在固定底板(1-1)上,驱动滑杆(1-4)与滑动腰槽(1-3)滑动连接,内端卡杆一(1-15)与驱动滑杆(1-4)滑动连接,内端卡杆推簧一(1-16)与内端卡杆一(1-15)套接连接,内端卡杆推簧一(1-16)设置在内端卡杆一(1-15)与驱动滑杆(1-4)之间,内端卡杆一(1-15)与外端卡杆(1-2)配合连接,定位滑杆(1-5)与驱动滑杆(1-4)滑动连接,内端卡槽一(1-8)设置在驱动滑杆(1-4)的内端,内端卡子一(1-9)与内端卡槽一(1-8)配合连接,内端卡子一(1-9)与定位滑杆(1-5)滑动连接,内端卡子推簧一(1-10)设置在内端卡子一(1-9)与定位滑杆(1-5)之间,内端滑柱一(1-11)、内端滑柱二(1-12)与定位滑杆(1-5)固定连接,内端滑柱推簧一(1-13)、内端滑柱推簧二(1-14)分别与内端滑柱一(1-11)、内端滑柱二(1-12)套接连接,半柱形滑子一(1-6)、半柱形滑子二(1-7)分别与内端滑柱一(1-11)、内端滑柱二(1-1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感信号接收与发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2)包括动力底板(2-1)、输入电机(2-2)、限位凸台(2-3)、转杆一(2-4)、转杆二(2-5)、中端传动杆一(2-6)、中端转柱一(2-7)、锥形辊子一(2-8)、中端传动端子一(2-9)、传动环(2-10)、限位滑板(2-11)、离合滑杆(2-12)、离合滑杆推簧(2-13)、离合杆一(2-14)、离合杆二(2-15)、输出锥齿(2-16)、中端转柱二(2-17)、锥形辊子二(2-18)、转杆三(2-19)、中端传动杆二(2-20)、中端传动端子二(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永吉
申请(专利权)人:池永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