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5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6
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即使同时涂布正极浆料和耐热层浆料,也能够在抑制正极活性物质层与耐热层的界面处的混合的同时制造。在此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形成于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形成于所述正极集电体上并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相邻的耐热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是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多孔质粒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油量为26.5mL/100g以上且45.0mL/100g以下。所述耐热层含有无机填料。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振实密度相对于所述无机填料的振实密度之比为1.32以上且2.44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被很好地用于个人计算机、便携终端等的便携式电源、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等的车辆驱动用电源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一般具有在正极集电体上设置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结构。为了抑制正极与负极的短路,已知在正极集电体上的与正极活性物质层邻接的部分设置耐热层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的正极一般通过在正极集电体上涂布含有构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成分的浆料(以下也称为“正极浆料”)并进行干燥而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然后使含有构成耐热层的成分的浆料(以下也称为“耐热层浆料”)以与正极活性物质层邻接的方式涂布并进行干燥而制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1430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当如上所述地在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之后形成耐热层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的附图所述,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形成厚度由于正极浆料的表面张力而逐渐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n正极、/n负极、以及/n非水电解质,/n所述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形成于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形成于所述正极集电体上并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相邻的耐热层,/n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n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是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多孔质粒子,/n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油量为26.5mL/100g以上且45.0mL/100g以下,/n所述耐热层含有无机填料,/n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振实密度相对于所述无机填料的振实密度之比为1.32以上且2.44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1 JP 2019-108717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
正极、
负极、以及
非水电解质,
所述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形成于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形成于所述正极集电体上并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相邻的耐热层,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是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多孔质粒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邦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