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控制离子迁移谱化学掺杂剂浓度的掺杂剂筒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离离子迁移谱
,具体涉及一种正离子高压模式稳定控制化学掺杂剂(dopant)浓度的掺杂剂筒和方法。
技术介绍
离子迁移谱(IonMobilitySpectrometry,IMS)技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快速分离检测技术,与传统的质谱、色谱仪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结果可靠的特点。离子迁移谱技术的电离源有放射性电离源、电晕放电电离源、光电离源、电喷雾电离源等。离子迁移谱中气相离子的产生是分离和检测的前提条件,将分析物从中性分子转化成待测离子的电离源在离子迁移谱中占有重要地位。电离源的电离效率决定了仪器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限,电离源的电离机理决定了仪器的选择性和样品检测范围。在离子迁移谱中,离子源的电离过程通常为:首先在工作气体条件下产生反应试剂离子(Reactantions);分析物分子进入电离区后,和反应试剂离子发生分子-离子反应,形成分析物产物离子。光电离是研究最广泛的非放射性的电离源,光源通常为能够发射紫外光的光放电灯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离子迁移谱化学掺杂剂浓度的掺杂剂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剂筒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和筒盖组成密闭结构;所述筒体外侧下部设有进气口,上部设有出气口;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掺杂试剂瓶;所述掺杂试剂瓶的瓶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插设有中空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离子迁移谱化学掺杂剂浓度的掺杂剂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剂筒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和筒盖组成密闭结构;所述筒体外侧下部设有进气口,上部设有出气口;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掺杂试剂瓶;所述掺杂试剂瓶的瓶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插设有中空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剂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试剂瓶的直径为1-1.5cm,瓶高为2-5cm;所述中空管的内径为100-250μm。
3.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掺杂剂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为四氟中空管。
4.一种控制离子迁移谱化学掺杂剂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剂筒,将掺杂试剂置于所述掺杂试剂瓶中,所述掺杂试剂包含酮类;所述进气口通入载带气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李海洋,肖瑶,厉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