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0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变压器,其结构包括接线端、变压器、打底座,接线端嵌固于变压器的上端位置,变压器与打底座相焊接,当进电头接收到的电流强度下降时,则物体继续对衔接块进行吸引,从而使转接杆会向下滑动与进电头的底部分离,从而使进电头无法继续对转接杆传输弱电流,再通过衔接块与底杆的分离,能够使电流不在导入底杆内部,有效的避免了每一股不同电流的碰撞,导致线圈出现局部高温灼烧的情况,通过下滑块的下滑,能够使外展板向外摆动,再通过外展板向外摆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外摆板在复弹条的配合下进行反复摆动,从而使外摆板产生的气流能够将进电头上的热量带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太阳能变压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变压器主要是用于太阳能发电装置进行变压的设备,能够通过内部缠绕线圈的铁芯构成的绕组对导入的交流电进行增压,以此来降低电流运输时产生电力损耗,是太阳能发电装置电力传输的常见设备,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太阳能变压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由于太阳能发电装置是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的,以至于产生的电流流量会受太阳的光照影响,若太阳光照的光照受云层间断阻挡,则会使太阳能发电装置产生的电流出现电压起伏较明显的现象,以至于这样的电流进入太阳能变压器内部的绕组,则会因每一股不同电流的碰撞,导致线圈出现局部高温灼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变压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太阳能变压器,其结构包括接线端、变压器、打底座,所述接线端嵌固于变压器的上端位置,所述变压器与打底座相焊接;所述变压器包括通电板、绕组、底座,所述通电板与绕组电连接,所述底座嵌固于绕组的底部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绕组包括进电头、通电线、导电板、外壳、转接杆,所述进电头贯穿于外壳的内部位置,所述通电线安装于转接杆与导电板之间,所述导电板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接杆与外壳间隙配合,所述转接杆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外壳的内部呈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接杆包括下滑块、衔接块、底杆、弹力条,所述下滑块与底杆活动卡合,所述衔接块与下滑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力条安装于下滑块与底杆之间,所述衔接块采用导电性较强的铜金属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杆包括外环、消电线、放电头、内接块、过渡块,所述消电线安装于过渡块与放电头之间,所述放电头与外环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内接块与外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过渡块与内接块电连接,通过过渡块能够将内接块内部的电流导入消电线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电头包括上接板、外展板、框体、打底块、下滑块,所述外展板与下滑块铰链连接,所述打底块与框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下滑块与框体间隙配合,所述上接板嵌固于下滑块的顶部位置,所述外展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下滑块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展板包括承接板、复弹条、外摆板,所述复弹条安装于承接板与外摆板之间,所述外摆板与承接板的左侧铰链连接,通过机构向外摆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复弹条带动外摆板进行反复摆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摆板包括板体、前置板、外伸架,所述前置板与板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伸架与板体的内侧铰链连接,通过机构摆动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外伸架反复的向外伸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当进电头接收到的电流强度下降时,则物体继续对衔接块进行吸引,从而使转接杆会向下滑动与进电头的底部分离,从而使进电头无法继续对转接杆传输弱电流,再通过衔接块与底杆的分离,能够使电流不在导入底杆内部,有效的避免了每一股不同电流的碰撞,导致线圈出现局部高温灼烧的情况。2、通过下滑块的下滑,能够使外展板向外摆动,再通过外展板向外摆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外摆板在复弹条的配合下进行反复摆动,从而使外摆板产生的气流能够将进电头上的热量带走,有效的避免了进电头不断的对电流进行传导,在会使进电头与电线的衔接处热量升高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太阳能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绕组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接杆局部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底杆俯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进电头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外展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外摆板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接线端-1、变压器-2、打底座-3、通电板-21、绕组-22、底座-23、进电头-a1、通电线-a2、导电板-a3、外壳-a4、转接杆-a5、下滑块-a51、衔接块-a52、底杆-a53、弹力条-a54、外环-b1、消电线-b2、放电头-b3、内接块-b4、过渡块-b5、上接板-c1、外展板-c2、框体-c3、打底块-c4、下滑块-c5、承接板-c21、复弹条-c22、外摆板-c23、板体-d1、前置板-d2、外伸架-d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例图1-例图所展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变压器,其结构包括接线端1、变压器2、打底座3,所述接线端1嵌固于变压器2的上端位置,所述变压器2与打底座3相焊接;所述变压器2包括通电板21、绕组22、底座23,所述通电板21与绕组22电连接,所述底座23嵌固于绕组22的底部位置。其中,所述绕组22包括进电头a1、通电线a2、导电板a3、外壳a4、转接杆a5,所述进电头a1贯穿于外壳a4的内部位置,所述通电线a2安装于转接杆a5与导电板a3之间,所述导电板a3与外壳a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接杆a5与外壳a4间隙配合,所述转接杆a5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外壳a4的内部呈对称分布,通过带电的进电头a1对转接杆a5产生的吸引力,能够使转接杆a5进行上升与进电头a1的底部向贴合。其中,所述转接杆a5包括下滑块a51、衔接块a52、底杆a53、弹力条a54,所述下滑块a51与底杆a53活动卡合,所述衔接块a52与下滑块a5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力条a54安装于下滑块a51与底杆a53之间,所述衔接块a52采用导电性较强的铜金属材质,通过机构对下滑块a51产生的推力能够使下滑块a51向下收缩,从而能够使衔接块a52将电流导入底杆a53内部。其中,所述底杆a53包括外环b1、消电线b2、放电头b3、内接块b4、过渡块b5,所述消电线b2安装于过渡块b5与放电头b3之间,所述放电头b3与外环b1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内接块b4与外环b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过渡块b5与内接块b4电连接,通过过渡块b5能够将内接块b4内部的电流导入消电线b2的内部,从而使消电线b2能够对电流进行消耗。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太阳能发电装置是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的,以至于产生的电流流量会受太阳的光照影响,若太阳光照的光照受云层间断阻挡,则会使太阳能发电装置产生的电流出现电压起伏较明显的现象,以至于这样的电流进入变压器2内部的绕组22,则会因每一股不同电流的碰撞,导致线圈出现局部高温灼烧的情况,通过绕组22上的进电头a1与转接杆a5的配合,则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通过通电板21能够将电流导入进电头a1的内部,当进电头a1的电流积累产生的磁性能够吸引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变压器,其结构包括接线端(1)、变压器(2)、打底座(3),所述接线端(1)嵌固于变压器(2)的上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2)与打底座(3)相焊接;/n所述变压器(2)包括通电板(21)、绕组(22)、底座(23),所述通电板(21)与绕组(22)电连接,所述底座(23)嵌固于绕组(22)的底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变压器,其结构包括接线端(1)、变压器(2)、打底座(3),所述接线端(1)嵌固于变压器(2)的上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2)与打底座(3)相焊接;
所述变压器(2)包括通电板(21)、绕组(22)、底座(23),所述通电板(21)与绕组(22)电连接,所述底座(23)嵌固于绕组(22)的底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22)包括进电头(a1)、通电线(a2)、导电板(a3)、外壳(a4)、转接杆(a5),所述进电头(a1)贯穿于外壳(a4)的内部位置,所述通电线(a2)安装于转接杆(a5)与导电板(a3)之间,所述导电板(a3)与外壳(a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接杆(a5)与外壳(a4)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杆(a5)包括下滑块(a51)、衔接块(a52)、底杆(a53)、弹力条(a54),所述下滑块(a51)与底杆(a53)活动卡合,所述衔接块(a52)与下滑块(a5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力条(a54)安装于下滑块(a51)与底杆(a5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a53)包括外环(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优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