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覆晶薄膜及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覆晶薄膜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视(televion,TV)整机设计越来越趋向于更加美观发展,缩小显示面板的边框设计成为一个重要方向,栅极驱动单元和源极驱动单元通常分别采用栅极覆晶薄膜(ChipOnFilm,COF)和源极覆晶薄膜设计,传统显示面板的结构是将源极覆晶薄膜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将栅极覆晶薄膜设置在显示面板左右两端中的一端,然而,由于源极驱动单元和栅极驱动单元分别占用了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会使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设置较宽,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占用面积较大,影响了显示画面的视觉效果。在窄边框设计中,有一种设计方案为将栅极驱动单元放置于源极驱动单元侧,即将栅极覆晶薄膜放置于源极覆晶薄膜侧,采用此种方式的显示面板的边框可以实现三窄一宽,然而,由于栅极覆晶薄膜与源极覆晶薄膜独立绑定,一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栅极覆晶薄膜21和源极覆晶薄膜22上分别设置有栅极驱动芯片211和源极驱动芯片221,且两者分别采用第一排绑定引线(bondin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薄膜本体;/n栅极驱动芯片和源极驱动芯片,集成设置于所述薄膜本体上,用于提供栅极驱动信号和源极驱动信号;以及/n绑定引线,设置于所述薄膜本体的其中一侧,用于分别将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栅极引线和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源极引线与位于所述覆晶薄膜外部的信号走线绑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薄膜本体;
栅极驱动芯片和源极驱动芯片,集成设置于所述薄膜本体上,用于提供栅极驱动信号和源极驱动信号;以及
绑定引线,设置于所述薄膜本体的其中一侧,用于分别将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栅极引线和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源极引线与位于所述覆晶薄膜外部的信号走线绑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引线和所述源极引线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引线和所述源极引线异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引线和所述源极引线与所述绑定引线绑定连接的一端在所述薄膜本体上的正投影间隔排列。
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显示区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颗覆晶薄膜,所述覆晶薄膜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中的其中一侧的所述非显示区,所述覆晶薄膜包括:
薄膜本体;
栅极驱动芯片和源极驱动芯片,集成设置于所述薄膜本体上,用于提供栅极驱动信号和源极驱动信号;以及
绑定引线,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