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验终端、实验平台及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916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4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验终端、实验平台及操作方法,实验终端包括冷却塔模型、温度变送器、温控仪、电力调整器、水泵和加热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远程教学实验平台,包括实验终端,移动监控终端,监视装置,监控子站和远程通信数传模块;实验操作方法包括冷却水换热温升调控方法,散热风机工况调控方法和冷却水流量调控方法。实验终端借助网络通信技术,通过无线PLC控制,APP上位机的显示和参数设置,将PLC的逻辑功能与组态软件的延续性和扩充性相结合,将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与新型的远程教学模式相结合,功能丰富,系统可控性好,处理能力强,交互操作实用有趣,能够较好的兼顾现场教学实验和远程教学实验,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验终端、实验平台及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远程及现场教学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在许多工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热,需及时用传热介质将其转移到自然环境中,以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运行。由于天然水具有优良的热传递性能且费用低廉,资源丰富而被用作工业废热的传热介质,在工业生产中称为冷却水,循环冷却水系统是冷却水换热后再经降温,再循环使用的给水系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其中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同时,在大学的实验性课程学习中,学生们在实验室现场操作,老师也必须在现场时刻进行指导,相关实验数据也是在现场下载到上位机,然后进行建模,处理数据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显然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从单用户工作模式向多用户协同发展,不受教学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模型(1)、温度变送器(15)、温控仪(16)、电力调整器(17)、水泵(21)和加热器(6);/n方形的冷却塔模型(1)两侧开设进风口(101),正对进风口,在冷却塔模型(1)内腔两侧分别填设淋水填料(3),两侧淋水填料(3)之间的冷却塔模型(1)内腔空间形成排风道(102),排风道(102)顶部开设多个排风口,每个排风口上配置一个散热风机(4),相邻散热风机(4)之间设有能够被驱动下插到排风道(102)底部、从而将排风道(102)分隔为多段独立上排风道(104)的活动隔板(5),每段上排风道(104)与其上方的散热风机(4)之间一一对...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模型(1)、温度变送器(15)、温控仪(16)、电力调整器(17)、水泵(21)和加热器(6);
方形的冷却塔模型(1)两侧开设进风口(101),正对进风口,在冷却塔模型(1)内腔两侧分别填设淋水填料(3),两侧淋水填料(3)之间的冷却塔模型(1)内腔空间形成排风道(102),排风道(102)顶部开设多个排风口,每个排风口上配置一个散热风机(4),相邻散热风机(4)之间设有能够被驱动下插到排风道(102)底部、从而将排风道(102)分隔为多段独立上排风道(104)的活动隔板(5),每段上排风道(104)与其上方的散热风机(4)之间一一对应;
在冷却塔模型(1)顶部、散热风机(4)两侧,对应下方的淋水填料(3),分别设有一组台阶形的多层蓄水箱(2),上层水箱侧壁及底部开设过水孔、向下层水箱过水,底层水箱的底部开设淋水孔、向淋水填料(3)顶部淋水;每组蓄水箱(2)包括对应散热风机(4)设置的多个独立的蓄水箱(2),每个散热风机(4)两侧的淋水填料(3)顶部分别覆盖了一个蓄水箱(2);
冷却塔模型(1)还包括配水管路(7),配水管路(7)中设有多根独立的配水支管(701),分别对每个散热风机(4)对应的两个蓄水箱(2)顶层水箱供水,每根配水支管(701)上分别设有独立的控制阀(8);
排风道(102)下方的冷却塔模型(1)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淋水填料(3)底部排水的集水槽(103);
配水管路(7)的进水口与集水槽(103)的排水口通过循环水管路(9)连通,循环水管路(9)上设有水泵(21)、加热器(6)和流量计(10),配水管路(7)的进水口上设有进水温度检测器(11),集水槽(103)的排水口上设有排水温度检测器(12);
进水温度检测器(11)和排水温度检测器(12)分别通过温度变送器(15)信号连接温控仪(16),温控仪(16)、电力调整器(17)和加热器(6)顺次通过控制线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温度检测器(11)和排水温度检测器(12)均为热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道(102)前后两端为开口端,形成辅助散热口(105),辅助散热口(105)上覆盖能够被驱动启闭的盖板(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填料(3)由多层S形折弯PPS板和PPS平板交替层叠立式配置而成。


5.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实验终端的现场实验操作方法:
冷却水换热温升调控:温度变送器(15)将进水温度检测器(11)反馈的温度信号转化为标准输出信号后,再传送至温控仪(16)并即时显示进水温度值,手动通过温控仪(16)控制电力调整器(17)、调节加热器(6)的功率以调节进水温度温升,模拟不同温度的工业废液与冷却水换热后对冷却水的温升影响;
散热风机工况调控:温度变送器(15)将排水温度检测器(12)反馈的温度信号转化为标准输出信号后,再传达至温控仪(16)并即时显示排水温度值,如果排水温度值或小于设定范围值,通过以下手动调控方式中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将排水温度值控制在设定范围值内,模拟散热风机(4)不同工况下对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影响:A、改变工作中的散热风机(4)的数量,同时打开相应控制阀(8),配水管路(7)仅对工作中的散热风机(4)两侧的蓄水箱(2)供水,抽动隔板(5),使工作中的散热风机(4)的上排风道(104)与待机中的散热风机(4)的上排风道(104)之间隔断;B、调节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敏荣常志杨蒙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锐龙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