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915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3
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包括摄像头、安装罩、第一安装板、风扇、报警器、导风筒、通风罩、烟感传感器、第二安装板、处理器和固定架;摄像头设置在安装罩外周面上,摄像头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摄像头的朝向呈放射状分布;安装罩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底部;第一安装板为圆盘结构,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绕第一安装板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位于导风筒内侧;风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底部,风扇吹风方向朝上,风扇绕第一安装板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报警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底部,报警器绕第一安装板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根据烟雾情况进行低风险和高风险的分级报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避免过度报警,避免灭火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雾预警
,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供电系统就是由电源系统和输配电系统组成的产生电能并供应和输送给用电设备的系统,供电系统按系统接线布置方式可分为放射式、干线式、环式及两端电源供电式等接线系统;按运行方式可分为开式和闭式接线系统;按对负荷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可分为无备用和有备用接线系统。在有备用接线系统中,其中一回线路发生故障时,其余线路能保证全部供电的成为完全备用系统;如果只能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则成为不完全备用系统。备用系统的投入方式可分为手动投入、自动投入和经常投入等几种。供电系统中需要进行烟雾预警,以为人员撤离和设备保护提供缓冲时间。现有烟雾预警方式一般通过设置烟感传感器的方式进行报警,但是,在使用时,烟感传感器仅能设定一个报警阈值,当烟雾程度达到该阈值时,烟感传感器进行报警;但是,当烟雾为人为失误造成的,比如抽烟,或人为误点着物品,上述情况均为人为可控的情形,但烟感传感器会检测到烟雾而进行报警,触发灭火系统作用,造成过度报警,进行造成灭火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能根据烟雾情况进行低风险和高风险的分级报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避免过度报警,避免灭火材料的浪费。(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包括摄像头、安装罩、第一安装板、风扇、报警器、导风筒、通风罩、烟感传感器、第二安装板、处理器和固定架;<br>摄像头设置在安装罩外周面上,摄像头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摄像头的朝向呈放射状分布;安装罩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底部;第一安装板为圆盘结构,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绕第一安装板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位于导风筒内侧;风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底部,风扇吹风方向朝上,风扇绕第一安装板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且风扇位于通孔处;报警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底部,报警器绕第一安装板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风扇和多个报警器交错设置;导风筒为回转形结构,导风筒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导风筒底端与第一安装板连接;通风罩沿竖直方向贯通,通风罩为回转形结构,通风罩外周面上设置有通风栏栅通道,通风栏栅通道绕通风罩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通风罩底端与导风筒顶端连通,通风罩顶端与第二安装板底部连接;烟感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安装板底部,且烟感传感器位于通风罩内侧;处理器设置在第二安装板顶部;第二安装板顶端与固定架底端连接;固定架为回转形结构,固定架内侧设置有安装腔;摄像头和烟感传感器均与处理器通讯连接,处理器与风扇和报警器分别控制连接。优选的,第一安装板底部连接有透明罩,透明罩位于安装罩外周侧。优选的,安装罩和透明罩均为半球形罩体结构;第一安装板底面设置有用于嵌入安装罩顶部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嵌入透明罩顶部的第二安装槽。优选的,第一安装板与安装罩和透明罩均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安装板与固定架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第一安装板底部设置有电源;电源位于安装罩内侧,电源与摄像头、风扇、报警器、烟感传感器和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优选的,第二安装板顶部设置有凸台部,凸台部为环形凸台结构,凸台部外周面为斜面,且外周面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凸台部与固定架同轴设置,凸台部外周面底端与固定架内周面底端接触。优选的,凸台部内侧同轴设置有凹槽;处理器位于凹槽内侧;第二安装板底面设置有用于嵌入通风罩顶部的第三安装槽。优选的,摄像头包括普通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优选的,系统的运行步骤如下:S1、多个摄像头全面地采集监控区域的普通影像和红外影像,当摄像头采集到烟雾的红外影像时,摄像头向处理器发送数据;S2、处理器控制风扇启动,风扇向上吹风,在导风筒内制造空气负压,烟雾通过风扇、通孔和导风筒以及通风栏栅通道吹送至烟感传感器;S3、烟感传感器探测烟雾的浓度,并将探测结果传输至处理器;S4、当处理器将烟雾浓度按照低风险和高风险进行分类,处理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低风险烟雾浓度下,报警器声光报警程度低;高风险浓度下,报警器声光报警程度高,处理器同时向远程监控终端传输高风险预警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根据烟雾情况进行低风险和高风险的分级报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避免过度报警,避免灭火材料的浪费。多个摄像头对监测区域进行全面的普通影像和红外影像的采集,并在监测到烟雾红外情形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处理器控制多个风扇启动,使烟雾更快速的通过通孔、导风筒和通风栏栅通道流通至烟感传感器处,利用烟感传感器对烟雾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处理器,由处理器判定烟雾浓度为低风险情形或高风险情形;在低风险情形下,处理器控制报警器进行较低程度的报警,使附近人员注意到报警信号,但不会触发灭火系统;在高风险情形下,处理器控制报警器进行较高程度的报警,同时向远程监控终端发送信号,通过远程监控终端自动控制灭火系统启动,从而进行及时的灭火处理,为人员撤离和设备的保护提供缓冲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1、摄像头;2、安装罩;3、透明罩;4、电源;5、第一安装板;501、通孔;502、第一安装槽;503、第二安装槽;6、风扇;7、报警器;8、导风筒;9、通风罩;901、通风栏栅通道;10、烟感传感器;11、第二安装板;111、凸台部;1111、斜面;1112、凹槽;112、第三安装槽;12、处理器;13、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包括摄像头1、安装罩2、第一安装板5、风扇6、报警器7、导风筒8、通风罩9、烟感传感器10、第二安装板11、处理器12和固定架13;摄像头1设置在安装罩2外周面上,摄像头1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摄像头1的朝向呈放射状分布;安装罩2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底部;第一安装板5为圆盘结构,第一安装板5上设置有通孔501,通孔501绕第一安装板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501位于导风筒8内侧;风扇6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底部,风扇6吹风方向朝上,风扇6绕第一安装板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且风扇6位于通孔501处;报警器7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底部,报警器7绕第一安装板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风扇6和多个报警器7交错设置;导风筒8为回转形结构,导风筒8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导风筒8底端与第一安装板5连接;通风罩9沿竖直方向贯通,通风罩9为回转形结构,通风罩9外周面上设置有通风栏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1)、安装罩(2)、第一安装板(5)、风扇(6)、报警器(7)、导风筒(8)、通风罩(9)、烟感传感器(10)、第二安装板(11)、处理器(12)和固定架(13);/n摄像头(1)设置在安装罩(2)外周面上,摄像头(1)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摄像头(1)的朝向呈放射状分布;安装罩(2)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底部;第一安装板(5)为圆盘结构,第一安装板(5)上设置有通孔(501),通孔(501)绕第一安装板(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501)位于导风筒(8)内侧;风扇(6)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底部,风扇(6)吹风方向朝上,风扇(6)绕第一安装板(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且风扇(6)位于通孔(501)处;报警器(7)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底部,报警器(7)绕第一安装板(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风扇(6)和多个报警器(7)交错设置;导风筒(8)为回转形结构,导风筒(8)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导风筒(8)底端与第一安装板(5)连接;通风罩(9)沿竖直方向贯通,通风罩(9)为回转形结构,通风罩(9)外周面上设置有通风栏栅通道(901),通风栏栅通道(901)绕通风罩(9)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通风罩(9)底端与导风筒(8)顶端连通,通风罩(9)顶端与第二安装板(11)底部连接;烟感传感器(10)设置在第二安装板(11)底部,且烟感传感器(10)位于通风罩(9)内侧;处理器(12)设置在第二安装板(11)顶部;第二安装板(11)顶端与固定架(13)底端连接;固定架(13)为回转形结构,固定架(13)内侧设置有安装腔;摄像头(1)和烟感传感器(10)均与处理器(12)通讯连接,处理器(12)与风扇(6)和报警器(7)分别控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1)、安装罩(2)、第一安装板(5)、风扇(6)、报警器(7)、导风筒(8)、通风罩(9)、烟感传感器(10)、第二安装板(11)、处理器(12)和固定架(13);
摄像头(1)设置在安装罩(2)外周面上,摄像头(1)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摄像头(1)的朝向呈放射状分布;安装罩(2)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底部;第一安装板(5)为圆盘结构,第一安装板(5)上设置有通孔(501),通孔(501)绕第一安装板(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501)位于导风筒(8)内侧;风扇(6)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底部,风扇(6)吹风方向朝上,风扇(6)绕第一安装板(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且风扇(6)位于通孔(501)处;报警器(7)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底部,报警器(7)绕第一安装板(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风扇(6)和多个报警器(7)交错设置;导风筒(8)为回转形结构,导风筒(8)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导风筒(8)底端与第一安装板(5)连接;通风罩(9)沿竖直方向贯通,通风罩(9)为回转形结构,通风罩(9)外周面上设置有通风栏栅通道(901),通风栏栅通道(901)绕通风罩(9)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通风罩(9)底端与导风筒(8)顶端连通,通风罩(9)顶端与第二安装板(11)底部连接;烟感传感器(10)设置在第二安装板(11)底部,且烟感传感器(10)位于通风罩(9)内侧;处理器(12)设置在第二安装板(11)顶部;第二安装板(11)顶端与固定架(13)底端连接;固定架(13)为回转形结构,固定架(13)内侧设置有安装腔;摄像头(1)和烟感传感器(10)均与处理器(12)通讯连接,处理器(12)与风扇(6)和报警器(7)分别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板(5)底部连接有透明罩(3),透明罩(3)位于安装罩(2)外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电烟雾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罩(2)和透明罩(3)均为半球形罩体结构;第一安装板(5)底面设置有用于嵌入安装罩(2)顶部的第一安装槽(502),和用于嵌入透明罩(3)顶部的第二安装槽(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冠均
申请(专利权)人:苏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