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等值线遍历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137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等值线遍历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基于预先处理好的等值线集合和等值线关联数据,再通过设置定义构成三维体表面的多边形元,根据多边形元结构定义和关联等值线的连接关系,通过循环遍历和递归遍历方法,依据定义的等值线关联的连线标识完成所有的多边形元构建,利用多边形元结构定义能够快速高效完成三维模型构建,能够减少遍历查找排序计算量,能够快速高效完成计算,提高建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等值线遍历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等值线遍历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针对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主要有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通过此类物探设备采集的数据在三维空间中都是离散分布的,三维建模时需要利用一些方法将对这些离散分布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如果勘探采集的数据总量偏少,建模后的模型精度较差;如果建模时需要处理的数据大,处理时需求的计算能力高,建模后模型更加细致逼真。受地球物理构造和勘探技术和成本限制,勘探采集的数据总量是相对偏少的,处理时会采用插值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补充,插值处理后基于图形处理领域中的等值线概念将数据进行关联,然后基于相互关联的等值线再进行三维建模。在基于相互关联的等值线进行三维建模时,现有技术中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常规的建模方法计算量比较大,采用常规的处理方法时对计算机要求高,计算时间长,需要对计算处理过程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等值线遍历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基础定义:根据输入的预处理数据范围,对空间坐标系中三个轴分别进行区间网格平面划分并标序、标记出起始面和结束面;对各个网格平面交叉形成的网格点标序、标记出边界点和非边界点;空间坐标系中每个等值线包含若干个网格点以及非网格点,对每个等值线进行标序、每个等值线中每个连接点再标序、并设置每个等值线中连接线的连线标识;/nS2、多边形元结构定义:每个多边形元中不能含有将其再分割成两个以上多边形元的连线,每个多边形元按顺序标号,并按顺序设置每个多边形元中各连接点的序号;每个多边形元中各个带序号的连接点包括对应的坐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等值线遍历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础定义:根据输入的预处理数据范围,对空间坐标系中三个轴分别进行区间网格平面划分并标序、标记出起始面和结束面;对各个网格平面交叉形成的网格点标序、标记出边界点和非边界点;空间坐标系中每个等值线包含若干个网格点以及非网格点,对每个等值线进行标序、每个等值线中每个连接点再标序、并设置每个等值线中连接线的连线标识;
S2、多边形元结构定义:每个多边形元中不能含有将其再分割成两个以上多边形元的连线,每个多边形元按顺序标号,并按顺序设置每个多边形元中各连接点的序号;每个多边形元中各个带序号的连接点包括对应的坐标和序号、所属等值线序号、所属等值线组成连接点序号和每段连线的连线标识信息;
S3、遍历构建多边形元:根据多边形元结构定义和关联等值线的连接关系,通过循环遍历和递归遍历方法,依据等值线关联的连线标识完成所有多边形元构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等值线遍历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遍历构建多边形元时,从任意一条等值线的一个连接点出发,按等值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刘玉龙刘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