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通道偏振距离模型的目标与背景对比度增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11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通道偏振距离模型的目标与背景对比度增强方法,其步骤包括:1、获取不同偏振角度下的偏振图像;2、选取偏振图像中的背景区域;3、分离出所有RGB图像中的G通道图像;4、计算模拟光感受器R的活性值;5、利用多通道偏振距离模型计算偏振距离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很好地在低对比度场景中增强目标与背景对比度,从而提高目标的可见度和显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通道偏振距离模型的目标与背景对比度增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目标检测研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多通道偏振距离模型的目标与背景对比度增强方法。
技术介绍
视觉系统往往依赖于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对比度等特征。对比度视觉,在诸如探测和识别猎物、辨识环境和栖息地以及视觉交流等生物行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自然界中除了颜色视觉外,还有另一种人类所不具备的独特视觉——偏振视觉。与非偏振光相比,偏振光具有更多维度的特征信息。不同材质、纹理的目标,往往能通过偏振信息来捕捉差异并区分,某些生物能检测甚至是产生偏振光,并用于相关的视觉任务。因此,偏振对比度增强方法可应用于目标检测等领域。目前的对比度视觉增强方法主要是基于传统偏振特征量,如偏振度和偏振方向角。然而基于这些特征图像的方法仅在背景较为单一、背景与目标的偏振特性差异较大等场景中效果尚好,同时容易受噪声影响,产生伪值。另一种偏振对比度增强方法是基于一种新的偏振特征——偏振距离。现有的偏振距离概念建立在基于正交对抗中间神经元的双通道偏振视觉处理框架上,然而,二通道系统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是总能区分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通道偏振距离模型的目标与背景对比度增强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n步骤1:分别获取偏振角度为0°、45°、90°、135°下含目标的偏振图像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通道偏振距离模型的目标与背景对比度增强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分别获取偏振角度为0°、45°、90°、135°下含目标的偏振图像I0、I45、I90、I135;
步骤2:分别选取偏振图像I0、I45、I90、I135中的背景区域IB0、IB45、IB90、IB135;
步骤3:分离出偏振图像I0、I45、I90、I135和背景区域IB0、IB45、IB90、IB135中的G通道图像;
步骤3.1:分别将偏振图像I0、I45、I90、I135中的RGB三通道分离,从而相应提取出含目标的偏振图像下的G通道图像i0、i45、i90、i135;
步骤3.2:将所述背景区域IB0、IB45、IB90、IB135中的RGB三通道分离,从而相应提取出背景区域下的G通道图像b0、b45、b90、b135;
步骤4:计算模拟光感受器R的活性值;
步骤4.1:利用式(1)计算出含目标的偏振图像下的G通道图像i0、i45、i90、i135的Stokes矢量Sobj=(Iobj,Qobj,Uobj)T:



式(1)中,Iobj为含目标的偏振图像下的G通道图像中的光强分量,Qobj表示针对含目标的偏振图像下的G通道图像在0°~90°方向上的线偏振光的分量之差,Uobj表示针对含目标的偏振图像下的G通道图像在±45°方向上的线偏振光的分量之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钟彬彬王大千杨天高隽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