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模块化视觉软件的元素集合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041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0
一种应用于模块化视觉软件的容器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在机器视觉识别中,图像识别程序对图像进行识别,根据模板或者线圆查找寻找图像中的元素集合,使用“分拆‑收集”模式构建循环体程序来处理图像的识别任务,识别任务的列表数据经过分拆节点后进入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处理程序的结果经收集节点输出,收集节点的数据收集未结束,则回到分拆节点继续执行拆分节点流程,循环每执行一次,分拆和收集也都执行一次,且都保留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循环中不会出现数据丢失,数据自由度高,降低了数据流循环处理的流程复杂度、程序编写难度和错误概率,易上手使用,同时调试更加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模块化视觉软件的元素集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
,涉及机器人工业视觉,为一种一种应用于模块化视觉软件的容器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工业4.0蓬勃发展对工业现场的需求通用性和自由度提出了新要求,机器人配套视觉作业应运而生,从而衍生出辅助机器人作业的视觉辅助软件。软件的作用即采集现场图片,分析物体特征,并与机器人数据交互。而利用视觉软件进行物体识别存在一次识别很多干扰项的问题,目前市场上主流视觉软件通常以循环处理方式解决上述问题,即设计一组循环模块用以处理机器人的分析结果,数据可能是一组位置或一组线等。目前,通用的循环处理方式即创建一个包含输出模块和处理模块的循环模组,选择关联数据和关联数据大小,经过分析计算后输出结果。下面以海康威视HIKVISION的视觉软件为例,如图1。图1为一个简单的循环处理案例,在循环模组中处理完成的数据流输入其他流程。此案例存在明显的问题,即循环模组中每次执行循环中输出的元素无法保留,最终只能输出最后一次循环执行的处理结果,其余元素全部丢失。在图1基础上,把图1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模块化视觉软件的元素集合处理方法,在机器视觉识别中,图像识别程序对图像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目标寻找到对应的元素集合,对元素集合处理得出识别结果,其特征是对于元素集合使用“分拆-收集”模式构建循环体程序来处理图像的识别任务,所述循环体程序包含拆分节点、数据处理程序和收集节点,元素集合经过拆分节点后,拆分输出元素进入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处理输出新的元素,经收集节点收集后输出新的元素集合,收集节点执行后若是检测到拆分节点的拆分并未结束,即收集任务并未结束,回到拆分节点继续执行拆分节点流程,由此组成一个循环处理的结构;此循环每执行一次,对应分拆和收集也都执行一次,执行过程中拆分节点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模块化视觉软件的元素集合处理方法,在机器视觉识别中,图像识别程序对图像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目标寻找到对应的元素集合,对元素集合处理得出识别结果,其特征是对于元素集合使用“分拆-收集”模式构建循环体程序来处理图像的识别任务,所述循环体程序包含拆分节点、数据处理程序和收集节点,元素集合经过拆分节点后,拆分输出元素进入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处理输出新的元素,经收集节点收集后输出新的元素集合,收集节点执行后若是检测到拆分节点的拆分并未结束,即收集任务并未结束,回到拆分节点继续执行拆分节点流程,由此组成一个循环处理的结构;此循环每执行一次,对应分拆和收集也都执行一次,执行过程中拆分节点和收集节点各自保存自己节点的输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块化视觉软件的元素集合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循环体程序获得元素集合;
2)元素集合作为拆分节点的输入进行拆分,拆分出来的元素即为数据处理程序的输入元素,当元素集合中的数据开始拆分处理的时候,拆分节点对此数据从头至尾提取元素,提出一个元素即输出给数据处理程序;
3)数据处理程序被包含在由拆分节点和收集节点组成的循环体内部,当循环体内部的数据处理程序得到了来自拆分节点的输入元素时,执行处理程序,输出处理后的新元素;
4)当执行到收集节点时,收集节点使用上一步数据处理程序输出的新元素作为输入,将新元素存入收集节点形成一个新元素集合,作为此节点的输出;
5)收集节点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