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窗和触摸装置本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4月8日、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30452.1、专利技术名称为“触摸窗”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实施方式涉及触摸窗和触摸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触摸窗以如下方式被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输入装置例如手指或手写笔与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图像接触以执行输入操作。在这样的触摸窗中,感测电极和连接至感测电极的接线电极被设置在基板上。当触摸在其上设置有感测电极的区域时,可以感测电容的变化以检测位置。作为最广泛用作触摸窗的透明电极的铟锡氧化物(ITO)是昂贵的,并且在物理上容易受到基板弯折和翘曲的影响,从而使作为电极的特性劣化。因此,存在ITO不适用于柔性装置的问题。另外,当将ITO应用于大尺寸的触摸面板时,存在产生高电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研究通过形成网格形状的电极材料来取代ITO。另外,感测电极可以包括导电材料例如金属。这样的金属存在触摸窗的可见性劣化的问题,这是因为由于金属的独特的反射光特性,从外部能看到从外部入射的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窗,包括:/n基板;/n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盖基板;/n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感测电极;/n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接线电极;以及/n设置在所述接线电极上的防反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24 KR 10-2015-0057916;20150626 KR 10-2015-001.一种触摸窗,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盖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感测电极;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接线电极;以及
设置在所述接线电极上的防反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窗,其中,所述感测电极包括由彼此交叉成网格形状的多个子电极限定的网格线以及在所述网格线之间的网格开口,
所述网格线中的每一个具有0.1μm至10μm的线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窗,其中,所述防反射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线电极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子防反射层;设置在与所述一个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三子防反射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窗,其中,所述第一子防反射层设置在所述接线电极与所述基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线电极的侧表面上的第二子防反射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窗,其中,所述第二子防反射层和所述第三子防反射层形成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窗,其中,所述第三子防反射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子防反射层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窗,其中,所述防反射层的厚度与所述接线电极的厚度之比为25:1或更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窗,其中,所述感测电极或所述第二子防反射层的侧表面相对于所述基板的倾斜角在20°至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城晤,权成一,李东建,金雄植,金佳让,成东默,李锡龙,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