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87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镜座具有一承载板及设置于承载板上的凸台,凸台上设置有若干排气槽,镜筒盖在承载板上并罩住凸台,镜筒的底面与承载板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与排气槽连通以使镜筒的内腔与外部空间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镜筒内封装的气体可以通过间隙与排气槽及时排出镜筒外,避免影响镜头模组各电子元件间的平整度,以保证成像质量,并且可以防止在加热时镜头模组出现严重的爆裂问题或分层问题。由于镜筒的内腔与外部空间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防水透气膜设置于承载板上并环绕凸台,防水透气膜填充间隙的至少部分,可以防止外部空间的水汽和灰尘等杂质进入镜头模组,间隙与排气槽的设置不会对镜头模组的成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镜头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移动设备、计算机以及电子手表等电子产品通常具有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通常包括镜筒及镜座,镜座将镜片组密封在镜筒内。传统工序组装时,会导致一些气体被封在镜筒内,使得镜片组与镜筒的内壁之间会产生空气夹层;并且,镜筒与镜座之间通常通过黏胶连接,当黏胶需要经过加热固化,加热时黏胶易于产生气体,空气夹层中的气体遇热体积也会发生膨胀。传统工序上依靠镜筒与镜座之间的螺纹间隙排出上述气体,而实际上,难以及时将气体排出镜筒外,造成镜筒内外气压不平衡,很容易影响镜头模组中各电子元件之间的平整度,从而影响摄像头模组的成像质量,甚至还可以导致镜头模组出现严重的爆裂(pop-cornissue)问题或分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以保持镜筒的内外气压平衡,防止镜头模组出现严重的爆裂或分层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座,具有一承载板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若干排气槽;镜筒,盖在所述承载板上并罩住所述凸台,所述镜筒的底面与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排气槽连通以使所述镜筒的内腔与外部空间连通;防水透气膜,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并环绕所述凸台,所述防水透气膜填充所述间隙的至少部分。可选的,所述防水透气膜的材料为纳米材料、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间隙的高度。可选的,所述排气槽由所述凸台的边缘切除一部分后构成。可选的,所述凸台为矩形,将所述凸台的至少一个顶角进行倒角从而形成所述排气槽。可选的,所述排气槽从所述凸台的顶面向所述凸台的内部凹陷。可选的,所述排气槽关于所述凸台的中心轴对称分布。可选的,所述镜筒通过黏胶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黏胶的厚度为所述间隙的高度。可选的,所述凸台内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承载板内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及所述第二贯穿孔连通。可选的,所述镜筒的内腔中沿轴向设置若干镜片组,所述第一贯穿孔内固定有滤光片,所述第二贯穿孔内固定有感光芯片。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镜头模组中,包括镜座、镜筒及防水透气膜,镜座具有一承载板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若干排气槽,镜筒盖在所述承载板上并罩住所述凸台,所述镜筒的底面与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排气槽连通以使所述镜筒的内腔与外部空间连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镜筒内封装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排气槽及时排出所述镜筒外,避免影响所述镜头模组各电子元件间的平整度,以保证成像质量,并且可以防止在加热时镜头模组出现严重的爆裂问题或分层问题。由于镜筒的内腔与外部空间连通,本专利技术将防水透气膜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并环绕所述凸台,所述防水透气膜填充所述间隙的至少部分,在保证透气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外部空间的水汽和灰尘等杂质进入所述镜头模组,所述间隙与所述排气槽的设置不会对所述镜头模组的成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镜头模组的镜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镜头模组的镜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0-镜筒;200-镜座;201-承载板;202-凸台;203-排气槽;204-分隔板;300-滤光片;400-感光芯片;500-镜片组;600-盖片;700-防水透气膜;G-空气夹层;Q-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一图1a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的镜座20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a及图1b所示,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座200、镜筒100及防水透气膜700。具体而言,所述镜筒100具有一内腔,所述内腔贯穿所述镜筒100以使所述镜筒100为中空式筒状结构。所述内腔内安装有若干镜片组500,所述镜片组500完全容纳于所述内腔内。由于安装误差等原因,所述镜片组500的外缘与所述内腔的腔壁之间通常具有一空气夹层G。进一步,所述内腔的顶部开口通过一盖片600密封,用以防止灰尘或水汽通过所述内腔的顶部开口进入所述内腔中污染所述镜片组500。可选的,所述盖片600是可以透光的平板玻璃片,或者所述盖片600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屈光度的透镜,本专利技术不作限制。所述镜筒100盖在所述镜座200上,所述镜座200用以封住所述内腔的底部开口,并为所述镜筒100提供支撑。具体而言,所述镜座200具有一承载板201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板201上的凸台202,所述镜筒100盖在所述承载板201上并罩住所述凸台202,所述凸台202完全容纳于所述内腔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201与所述凸台202是一体成型的,从而简化了所述镜座200的制备工艺。进一步地,所述凸台202内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承载板201内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及所述第二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一贯穿孔及所述第二贯穿孔使得所述凸台202与所述承载板201均呈环状,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201与所述凸台202均为矩形环,相应的,所述第一贯穿孔及所述第二贯穿孔也均为矩形,且所述第一贯穿孔及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中心轴重合,以使所述第一贯穿孔及所述第二贯穿孔为同心孔,但不以此为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贯穿孔及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中心轴同时也与所述内腔的中心轴重合。所述第一贯穿孔内固定设置有滤光片300,所述第二贯穿孔内固定设置有感光芯片400,光线透过所述盖片600进入所述镜筒100中,并透过所述镜筒100中的镜片组500后进入所述滤光片300,被所述滤光片300滤光后形成单一波长的光入射至所述感光芯片400中,所述感光芯片400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成像。由于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及所述内腔的中心轴均重合,所述镜片组500、所述滤光片300及所述感光芯片400可以相对设置,光轴重合,提高了成像的精度。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滤光片300可以为红外截止滤光片300或蓝玻璃。可选的,所述滤光片300通过黏胶粘结在所述第一贯穿孔内从而实现固定,所述感光芯片400通过黏胶粘结在所述第二贯穿孔内从而实现固定。为了防止漏光,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可以通过一环状的分隔板204隔开,所述滤光片300及所述感光芯片400可以粘结在所述分隔板204上。所述分隔板204为不透光的板状结构,从而防止所述滤光片300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孔壁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感光芯片400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孔壁之间的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镜座,具有一承载板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若干排气槽;/n镜筒,盖在所述承载板上并罩住所述凸台,所述镜筒的底面与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排气槽连通以使所述镜筒的内腔与外部空间连通;/n防水透气膜,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并环绕所述凸台,所述防水透气膜填充所述间隙的至少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座,具有一承载板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若干排气槽;
镜筒,盖在所述承载板上并罩住所述凸台,所述镜筒的底面与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排气槽连通以使所述镜筒的内腔与外部空间连通;
防水透气膜,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并环绕所述凸台,所述防水透气膜填充所述间隙的至少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膜的材料为纳米材料、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间隙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由所述凸台的边缘切除一部分后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艳秦毅
申请(专利权)人:豪威光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