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87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6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光纤连接器插头包括套设于光纤外围的主壳体和设在主壳体外表面的第一锁持结构,第一锁持结构用于与光纤适配器上的第二锁持结构配合,第一锁持结构包括滑动件和锁固部,锁固部固定至主壳体,滑动件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连接至主壳体,锁固部位于所述滑动件和插芯之间,滑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滑动件与锁固部配合共同锁住第二锁持结构;通过将滑动件移动至第二位置实现解锁。本申请能够实现节约操作空间,有利于通信设备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更多的光纤连接端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传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通信系统中。光纤到户网络中,在入户阶段,从机房引出的光纤与入户光纤在光纤盒内实现对接,以实现将光网络铺设至各家各户。随着城市人口的密集化,各光纤盒的端口的数量有所增加,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布置更多的光纤连接端口,针对每个光纤连接器插头,需要光纤适配器插接并锁持,如何设计锁持结构,可以节约操作空间,为业界所关注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通过光纤连接器插头的设计能够实现节约操作空间,有利于通信设备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更多的光纤连接端口。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包括光纤和固定至所述光纤前端的插芯、主壳合格和第一锁持结构,主壳体呈套筒状且套设在所述光纤的外围,本申请通过设在主壳体的外表面的第一锁持结构实现直插直拔的光纤连接器插接路径,有利于节约操作空间。具体为:所述第一锁持结构包括滑动件和锁固部,所述锁固部固定在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所述滑动件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连接至所述主壳体;沿所述主壳体的轴向方向,所述锁固部位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插芯之间;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锁固部配合共同锁住所述第二锁持结构;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实现所述锁固部与所述第二锁持结构之间的解锁。本申请通过滑动件与锁固部的配合共同锁住光纤适配器上的第二锁持结构,滑动件沿着轴向方向滑动实现锁持和解锁,即用户只需要轴向方向驱动滑动件移动,对于光纤连接器插头而言,其插入或拔出光纤适配器的过程中,操作的空间也是在光纤连接器插头所对应的一侧的外围空间,例如光纤连接器插头的上方空间,只需要驱动滑动件在主壳体上滑动。本申请不需要在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周向外围(环绕光线连接器插头主壳体外围的空间)预留操作空间,因此,本申请不但实现了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小型化设计,还可以在多光纤接口的通信设备中配置更多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的布置可以较为密集,即使相邻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没有空间,也不会影响单个光纤连接器插头的插拔、锁持及解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纤连接器插头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的密封结构,沿所述主壳体的轴向方向,所述密封结构位所述第一锁持结构和所述插芯之间,所述密封结构用于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本申请限定了一种用于室外的光纤连接器插头,通过密封结构和第一锁持结构的配合,使得光纤连接器插头的结构简化,只需要配置一个位于第一锁持结构和插芯之间的密封结构,有利于使光纤连接器插头实现小型化的结构,而且第一锁持结构通过直插的方式与光纤适配器配合,使得光纤连接器插头可以具有很小的操作空间,减少了光纤连接器插头的空间占用率。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固部为突设至所述壳主体的外表面的固定块,所述锁固部用于与所述第二锁持结构的卡槽配合,所述滑动件与所述主壳体之间形成锁持槽,所述锁持槽用于与所述第二锁持结构的弹性臂配合,所述锁持槽的开口位置位于所述滑动件的一端和所述主壳体之间,所述滑动件包括形成于所述锁持槽内壁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朝向所述主壳体,所述配合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锁持槽的开口之间,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主壳体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主壳体之间的垂直距离。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与主壳体之间垂直距离设置为不同的方式,将配合面设计为类似双台阶或相对轴向方向倾斜延伸的结构,配合面与第二锁持部配合的状态下,配合面将第二锁持结构的弹性臂抵压在锁持槽内,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对弹性臂产生抵压力,而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径向方向上构成双台阶或倾斜延伸的架构,不但有利于增加配合面和弹性臂之间的接触面积,还实现了径向扣压弹性臂的作用,对弹性臂的扣合及压持力能够保证弹性臂被稳固地锁持在锁持槽内,不易被拉出。配合面在轴向上的延伸的尺寸为第一尺寸,第一区域在轴向上的延伸尺寸为第二尺寸,显然第二尺寸小于第一尺寸,甚至第二尺寸可又小于第一尺寸的二分之一。在锁持状态下,配合面和弹性臂之间相互抵压区域可以为整个配合面所在的区域。而在解锁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第一区域移动至锁持状态下的第二区域所在的位置,第二区域同步移动至弹性臂之外,此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与弹性臂之分离,弹性臂未被抵压,即实现了解锁。可见,解锁过程中,滑动件移动的行程只需要为第二尺寸的距离,不需要移动第一尺寸的距离。因此,本实施方式具有锁持稳固,轻松解锁的优势。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锁固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相对设置,当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配合面与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相对设置。本申请通过限定滑动件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与主壳体的对应位置关系,能够保证滑动件在主壳体上的精确的定位,能提升锁持及解锁的效率。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合面呈阶梯状,第一区域在滑动件上从前端面朝向后端面的方向的延伸方向与滑动件的中心轴平行。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合面呈斜面状,第一区域在滑动件上从前端面朝向后端面的方向的延伸方向与滑动件的中心轴之间形成夹角。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设有蚀纹结构,或者所述第二区域设有蚀纹结构,或者,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设有蚀纹结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合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所述弹性臂上的突出部配合,凹槽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蚀纹结构和配合面上的凹槽的结构设置均有利于提升锁持力。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滑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和第四板件,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相对设置,第二板件和第四板件相对设置。配合面设置在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的内表面。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呈外凸的弧状结构,且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第二板件和第四板件呈平板状结构,第二板件和第四板件相互平行设置,第二板件和第四板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之间的最大距离,操作滑动件时,外力作用在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上,第二板件和第四板件的一侧可以用于邻接其它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实现多个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密集排布,节约空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板件和第四板件与主轴的外表面可以直接接触或者通过导向结构连接,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与主轴之间会形成间隙,此间隙可以为容纳光纤适配器的第二锁持结构的锁持槽或者容纳第二弹性元件和固定座的收容空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滑动件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二滑动导向结构,第二滑动导向结构用于与主轴上的第一滑动导向结构配合。第二滑动导向结构位于第二板件和第四板件的内表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滑动导向结构包括第二导向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二导向部远离滑动件前端面的一侧,第二导向部用于与主轴外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光纤和固定至所述光纤前端的插芯;/n主壳体,呈套筒状,套设在所述光纤的外围;/n第一锁持结构,设于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用于与光纤适配器上的第二锁持结构配合,以将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固定至所述光纤连接器,所述第一锁持结构包括滑动件和锁固部,所述锁固部固定在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所述滑动件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连接至所述主壳体;沿所述主壳体的轴向方向,所述锁固部位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插芯之间;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锁固部配合共同锁住所述第二锁持结构;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实现所述锁固部与所述第二锁持结构之间的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纤和固定至所述光纤前端的插芯;
主壳体,呈套筒状,套设在所述光纤的外围;
第一锁持结构,设于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用于与光纤适配器上的第二锁持结构配合,以将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固定至所述光纤连接器,所述第一锁持结构包括滑动件和锁固部,所述锁固部固定在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所述滑动件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连接至所述主壳体;沿所述主壳体的轴向方向,所述锁固部位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插芯之间;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锁固部配合共同锁住所述第二锁持结构;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实现所述锁固部与所述第二锁持结构之间的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的密封结构,沿所述主壳体的轴向方向,所述密封结构位所述第一锁持结构和所述插芯之间,所述密封结构用于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内表面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部用于与所述第二锁持结构的卡槽配合,所述滑动件与所述主壳体之间形成锁持槽,所述锁持槽用于与所述第二锁持结构的弹性臂配合,所述锁持槽的开口位置位于所述滑动件的一端和所述主壳体之间,所述滑动件包括形成于所述锁持槽内壁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朝向所述主壳体,所述配合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锁持槽的开口之间,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主壳体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主壳体之间的垂直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锁固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相对设置,当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配合面与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呈阶梯状;或者,所述配合面呈斜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设有蚀纹结构;或者,所述配合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所述弹性臂上的突出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部包括弹性臂和卡块,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主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卡块固定连接至所述弹性臂的另一端且突出于所述弹性臂背离所述主壳体的表面,所述弹性臂与所述主壳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滑动件包括与所述主壳体滑动连接的滑动主体和连接至所述滑动主体的一端的抵挡部,所述弹性臂用于与所述光纤适配器上的卡扣槽配合,所述抵挡部能够移至所述间隙内且抵持所述弹性臂,以将所述弹性臂抵持在所述卡扣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部包括锁持臂,所述锁持臂与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收容空间,沿所述主壳体的轴向方向,所述收容空间的相对端呈开口状,所述锁持臂上设有卡槽或卡孔,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锁持结构,所述卡槽或卡孔用于所述第二锁持结构配合,所述滑动件包括与所述主壳体滑动连接的滑动主体和连接至所述滑动主体的一端的抵挡部,所述抵挡部能够移至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抵持所述第二锁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主壳体之间弹性连接,通过弹力将所述滑动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或者,所述滑动件与所述主壳体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滑动件限位在所述第一位置。


10.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鹏熊伟彭尚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