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电磁复合制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电磁复合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在制冷领域,蒸气压缩式制冷造成的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新型制冷方式代替传统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方式。固态制冷技术是其他制冷技术无法比拟的,在科研、医疗、军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可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非环保材料,有利于环境保护。液氦和室温等温区固态制冷技术的应用,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热电制冷是以温差电现象为基础的制冷方式,是基于帕尔贴效应的固态环保型制冷技术。对于半导体热电偶,当电流方向从空穴半导体流向电子半导体(p→n)时,接头处温度升高并放出热量;反之,接头处温度降低并从外界吸收热量。与其他制冷方式相比,热电制冷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制冷迅速等优点。但是,热电制冷面临着热电材料性能优值低,制冷效率低、单位制冷量成本高的问题。磁制冷基于“磁热效应”利用磁热材料在磁化时放热和退磁时吸热达到制冷目的。磁制冷材料被磁化时,磁矩有序度增加,磁熵减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电磁复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热电磁制冷装置,包括热板、冷板及至少一个热电磁模块单元,所述冷板与所述热板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布置于所述热板和所述冷板之间,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的高温端与所述热板连接,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的低温端与所述冷板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由热电磁材料制成;及/n控制系统,包括磁场控制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所述磁场控制系统用于为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施加变磁场,所述电路控制系统用于为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提供电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磁复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电磁制冷装置,包括热板、冷板及至少一个热电磁模块单元,所述冷板与所述热板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布置于所述热板和所述冷板之间,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的高温端与所述热板连接,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的低温端与所述冷板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由热电磁材料制成;及
控制系统,包括磁场控制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所述磁场控制系统用于为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施加变磁场,所述电路控制系统用于为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提供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磁复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包括P型复合材料、N型复合材料及金属导片,所述P型复合材料和N型复合材料是热电磁材料,所述P型复合材料和所述N型复合材料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热板和所述冷板之间,所述P型复合材料和所述N型复合材料的高温端与所述热板连接,所述P型复合材料和所述N型复合材料的低温端与所述冷板连接,所述P型复合材料和所述N型复合材料通过所述金属导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磁复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包括第一P型复合材料、第一N型复合材料、第一金属导片及第二金属导片,所述第一金属导片将同一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内的所述第一P型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一N型复合材料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导片将相邻两个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磁复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磁模块单元包括两个模块组、第二P型复合材料、第二N型复合材料、第一金属导片、第二金属导片及第三金属导片,所述第二P型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二N型复合材料间隔设置于所述冷板上且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导片连接,所述模块组包括一对相互间隔设置的P型复合材料和N型复合材料,两个所述模块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金属导片分别与所述第二P型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二N型复合材料连接,两个所述模块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俊,于广发,卢遵铭,戴巍,李珂,高新强,李振兴,刘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