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生物质能对热泵进行能源输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能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能对热泵进行能源输送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它与常规能源相比,具有资源丰富、洁净、开发利用方便以及不存在运输问题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等。但也存在能量密度较低,、天气影响较大等问题,尤其是因受地区、气候、季节和昼夜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限制了发展,而目前,人类又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能源,即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如木材,木棒)等燃烧后产生的热能,再经过能量转换加以利用的一种新型能源,该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中去,但不能自发地沿相反方向进行。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它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可以得到较大的供热量,可以有效地把难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目的。专利号CN201610360757.0公开了一种光激式生物质能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生物质能对热泵进行能源输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利用生物质能对热泵进行能源输送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nS1,太阳能供热:通过冷水输送管向太阳能吸热管提供冷水原,太阳能吸热管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对流经太阳能吸热管内的冷水进行加热升温,加热升温后的热水通过太阳能热水管排出;/nS2,热能传输:将步骤S1中经太阳能吸热管加热升温后的热水通过太阳能热水管输送至蓄热水箱内的螺旋水管上,螺旋水管在蓄热水箱内与热交换流动液进行热交换;使热交换流动液温度升高,热交换流动液通过蓄热水箱出水管输送至热泵内对热交换流动液进行能源输送,热交换后的热交换流动液通过蓄热水箱回水管回到蓄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生物质能对热泵进行能源输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利用生物质能对热泵进行能源输送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太阳能供热:通过冷水输送管向太阳能吸热管提供冷水原,太阳能吸热管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对流经太阳能吸热管内的冷水进行加热升温,加热升温后的热水通过太阳能热水管排出;
S2,热能传输:将步骤S1中经太阳能吸热管加热升温后的热水通过太阳能热水管输送至蓄热水箱内的螺旋水管上,螺旋水管在蓄热水箱内与热交换流动液进行热交换;使热交换流动液温度升高,热交换流动液通过蓄热水箱出水管输送至热泵内对热交换流动液进行能源输送,热交换后的热交换流动液通过蓄热水箱回水管回到蓄热水箱内重新蓄热;
S3,温度检测:对步骤S1中经太阳能吸热管加热升温后的热水进行温度检测,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太阳能热水管内排出的热水进行温度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数据信号反馈于智能控制系统;
S4,生物质能供热:步骤S3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太阳能热水管内排出的热水温度过低时,智能控制系统启动生物质燃烧炉对太阳能热水管内的热水进行进一步加热;
S5,热能传输:步骤S4中经生物质燃烧炉进一步加热的热水,通过蓄热水箱进水管输送至螺旋水管内,螺旋水管在蓄热水箱内与热交换流动液进行热交换;使热交换流动液温度升高,热交换流动液通过蓄热水箱出水管输送至热泵内对热交换流动液进行能源输送,热交换后的热交换流动液通过蓄热水箱回水管回到蓄热水箱内重新蓄热;
上述步骤S1-S4所述的一种利用生物质能对热泵进行能源输送的方法具体还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能对热泵进行能源输送的装置配合完成,该利用生物质能对热泵进行能源输送的装置包括冷水输送管、太阳能吸热管,所述冷水输送管连接于太阳能吸热管一端,所述太阳能热水管连接于太阳能吸热管的另一端,所述太阳能热水管的中部安装有检测太阳能热水管内部水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太阳能热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生物质燃烧炉,所述生物质燃烧炉的另一端连接有蓄热水箱进水管,所述蓄热水箱进水管的另一端从蓄热水箱的底部连通于蓄热水箱内部的螺旋水管上,所述蓄热水箱的顶端设置有与螺旋水管另一端连通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另一端连通于冷水输送管;
所述蓄热水箱的内部存放有热交换流动液,所述蓄热水箱的外壁另一侧连接有蓄热水箱出水管,所述蓄热水箱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热泵连通,所述热泵的另一端设置有蓄热水箱回水管,所述蓄热水箱回水管的另一端连通于蓄热水箱内;
所述生物质燃烧炉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提料机构、生物质供料箱,所述生物质供料箱为生物质燃烧炉提供生物质燃料,所述提料机构连接生物质供料箱与生物质燃烧炉,通过所述提料机构将生物质供料箱提供的生物质燃料输送至生物质燃烧炉内,所述生物质燃烧炉、所述提料机构以及所述生物质供料箱之间的工作均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统一调控。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生物质能对热泵进行能源输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供料箱包括开设于生物质供料箱顶部的投料口,所述投料口的底端开设有木材输送口,所述木材输送口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若干个圆柱形的推料辊,所述投料口的底端设置有打磨盘,所述打磨盘倾斜设置于投料口的底端,所述打磨盘的顶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四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年,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智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