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595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洞室顶拱层采用先中导洞开挖、后两侧扩挖推进的方法进行开挖,在两侧扩挖时,在各侧均首先至少开挖形成一处边墙开口刻槽,然后在各边墙开口刻槽中沿洞室纵向连续分序分块扩挖;各边墙开口刻槽的纵向长度大于开挖台车长度3米;两侧的边墙开口刻槽相互位置沿洞室纵向错位至少20~30米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法采用在洞室顶拱层边墙扩挖时正对扩挖边墙根据扩挖台车尺寸分序扩挖成型的方法,缩短了扩挖开口的时间,通过对扩挖断面分块开挖,中下部水平掏槽,上部结构线预留保护层进行压顶,控制保护层每次刻槽开挖深度,提高结构边线的开挖成型质量,保证了开挖洞段围岩的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尤其属于地下洞室开挖
,涉及一种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大型地下工程施工中,常常涉及大型地下洞室的开挖建造。特大断面洞室跨度大、边墙高,一般采用分层、分序、分区自上而下开挖,顶拱层一般采用“先中导洞、后两侧扩挖”,“品”字型推进的方法进行。其中,边墙扩挖开口常采用渐变开挖至永久边墙的方法开挖,该方法常导致临近结构边线开挖超欠挖控制困难,开口处开挖成型质量差,需经多次开挖调整才能保证扩挖工作面的正常实施,开口成型时间较长。上述“先中导洞、后两侧扩挖”的“品”字型推进的开挖方法是指:在顶拱层开挖时,首先进行中导洞开挖,中导洞开挖至一定纵向长度后,通常不小于30米,开始两侧扩挖,形成中导洞在前、两侧扩挖在后的“品”字型推进的开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技术的不足,通过洞室顶拱层边墙扩挖开口施工时间的选择,改变扩挖开口位置及范围的确定,分块设计开挖开口刻槽等技术,提供一种效率更高、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洞室顶拱层采用先中导洞开挖、后两侧扩挖推进的方法进行开挖,其特征在于:在两侧扩挖时,在各侧均首先至少开挖形成一处边墙开口刻槽,然后在各边墙开口刻槽中沿洞室纵向连续分序分块扩挖;各边墙开口刻槽的纵向长度大于开挖台车长度3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洞室顶拱层采用先中导洞开挖、后两侧扩挖推进的方法进行开挖,其特征在于:在两侧扩挖时,在各侧均首先至少开挖形成一处边墙开口刻槽,然后在各边墙开口刻槽中沿洞室纵向连续分序分块扩挖;各边墙开口刻槽的纵向长度大于开挖台车长度3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边墙开口刻槽相互位置沿洞室纵向错位至少20~30米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室长度小于250m的顶拱层,采用中导洞先开挖完成,再进行两侧开挖区扩挖的施工方式,一侧边墙开口刻槽位置位于洞室轴线中间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墙开口刻槽开挖在中导洞剩余30~50m时启动开挖施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室长度大于等于250m的顶拱层,采用先中导洞开挖,后两侧扩挖,品字型推进的施工方式;一侧边墙开口刻槽位置位于距离中导洞未开挖面20~30m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墙开口的开口刻槽开挖在中导洞开挖完成100m时启动开挖施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雁高肖厚云周强袁平顺谢斌焦凯王建兴杜安鹏王圣丁世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