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负压式局部反循环磨铣打捞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井井下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涡轮负压式局部反循环磨铣打捞工具。
技术介绍
大修井通过活动解卡无效后,需要使用套铣的方法将落物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处理干净后进行打捞;井底落物因鱼顶不适合直接打捞,需要对鱼顶进行磨铣修整后再进行打捞处理;或井底为小件落物和铁屑等,需要使用打捞工具进行打捞处理,这套工艺在井下作业称为套磨铣打捞施工。目前,大修井现场施工过程中,对于常规套磨铣施工,井口通常安装双闸板防喷器,在防喷器上方安装导管,井内管柱采用Φ73mm钻杆,井口接方钻杆和水龙头,利用泵注设备建立正循环工作方式,通过转盘旋转方钻杆带动钻具及底部工具旋转,同时施加合适钻压进行套、磨铣施工。对于打捞施工,管柱底带打捞工具,同样采用正循环工作方式进行打捞作业。这种套磨铣打捞施工方式在较为常规的浅井、直井中施工较为简单,成功率较高,但是在深井、超深井、漏失井、大斜度井、水平井以及井眼轨迹复杂井中,由于碎屑上返困难,施工过程中极易造成卡钻事故的发生。为了避免由于碎屑上返困难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负压式局部反循环磨铣打捞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接头(1)、涡轮负压产生短节(2)、碎屑打捞短节(3)和大块落物打捞短节(4);其中,/n涡轮负压产生短节2)包括流道筒(2-1),以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由上接头(1)和流道筒(2-1)构成的筒体结构内的扶正部件(2-2)、三个叶轮(2-3)、齿轮增速机构(2-4)和下涡轮(2-5);/n自流道筒(2-1)顶端端面上沿轴向向下开设有多条贯通至流道筒(2-1)的底端端面的流道孔(2-1-1),多条流道孔(2-1-1)沿流道筒(2-1)筒体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且每条流道孔(2-1-1)均与上方的上接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负压式局部反循环磨铣打捞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接头(1)、涡轮负压产生短节(2)、碎屑打捞短节(3)和大块落物打捞短节(4);其中,
涡轮负压产生短节2)包括流道筒(2-1),以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由上接头(1)和流道筒(2-1)构成的筒体结构内的扶正部件(2-2)、三个叶轮(2-3)、齿轮增速机构(2-4)和下涡轮(2-5);
自流道筒(2-1)顶端端面上沿轴向向下开设有多条贯通至流道筒(2-1)的底端端面的流道孔(2-1-1),多条流道孔(2-1-1)沿流道筒(2-1)筒体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且每条流道孔(2-1-1)均与上方的上接头(1)内腔和下方的碎屑打捞短节(3)相连通;在位于每相邻的两条流道孔(2-1-1)之间的流道筒(2-1)下部侧壁上均自内壁斜向向上开设有贯通至外壁的返液孔(2-1-2);
齿轮增速机构(2-4)包括第一传动轴(2-4-1)、第一齿轮(2-4-9)、两个第二齿轮(2-4-10)、第二轴承2-4-6)、两根第二传动轴(2-4-11)、两个第三轴承(2-4-12)、两个第三齿轮2-4-14)、一个第四齿轮(2-4-15)、第三传动轴(2-4-16)和第四轴承(2-4-18);第一传动轴(2-4-1)和第三传动轴(2-4-16)分别以其中轴线与流道筒(2-1)的中轴线重合的方式设置在流道筒(2-1)的上部和下部,且二者分别通过第二轴承(2-4-6)和第四轴承(2-4-18)可转动地固定在流道筒(2-1)内;第一传动轴(2-4-1)顶端安装有扶正部件(2-2)和三个叶轮(2-3)、底端安装有第一齿轮(2-4-9);两个第二齿轮(2-4-10)对称设置在第一齿轮(2-4-9)两侧且分别与第一齿轮(2-4-9)啮合;第三传动轴(2-4-16)顶端安装有第四齿轮(2-4-15)、底端安装有涡轮(2-5);两个第三齿轮(2-4-14)对称设置在第四齿轮(2-4-15)两侧且分别与第四齿轮(2-4-15)啮合;两根第二传动轴(2-4-11)对称设置在第一传动轴(2-4-1),每根第二传动轴(2-4-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位于同侧的第二齿轮(2-4-10)和第三齿轮(2-4-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负压式局部反循环磨铣打捞工具,其特征在于,碎屑打捞短节(3)包括外筒(3-1)、中心储藏筒(3-2)和过滤器(3-3);其中,外筒(3-1)的下部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多个出液孔(3-1-1),各出液孔(3-1-1)均自外筒(3-1)的外壁朝向其内壁斜向向上开设;中心储藏筒(3-2)以存在缝隙的方式套装并固定在外筒(3-1)内侧,且中心储藏筒(3-2)与外筒(3-1)之间形成的环空空间与流道孔(2-1-1)相连通;中心储藏筒(3-2)包括筒体,以及自下而上间隔设置在中心储藏筒(3-2)的对侧筒体内壁上的半椭圆弧形割缝挡板(3-2-1)和方形割缝挡板(3-2-2);方形割缝挡板(3-2-2)以斜向向上的方式设置,且其尺寸与外筒(3-1)的内径相适应,使其母线在水平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祥,赵增权,李龙,魏冕,王文山,詹鸿运,张乾,姜有才,杨鑫,张龙,王志明,黄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