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和隐框门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56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幕墙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隐框门窗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包括内片、外片和边框,所述边框包含边框一和边框二,所述外片为三段式连接,包括活动片一、固定片和活动片二,所述固定片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片一和所述活动片二铰接,所述内片与所述固定片转动连接,所述边框一与所述内片的一端和所述外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边框二与所述内片的另一端和所述外片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双轴转动连接实现门窗的转动更稳定,转动范围自由度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和隐框门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幕墙系统
,具体涉及隐框门窗的设计。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CurtainWallForBuilding)由面板与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墙。目前,建筑由于美观和设计需求大量采用隐框幕墙系统,门窗系统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其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门窗的结构也在不断被调整,常见的门窗结构有平开式、推拉式、上悬式等。如公开号为CN201320694989.1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隐框式无边框平开门系统,包含幕墙和通过合页安装在幕墙上的开启扇,所述开启扇设置有扇框,所述开启扇在关闭时,所述扇框与幕墙构成隐框门式结构。然而,这样的技术方案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合页是实现门窗的转动和承重的重要部件,采用合页连接门扇,门扇通过运动轴相对基框仅实现平面上的垂直转动,这使得这个转动轨迹容易产生零部件之间的干涉。此外,采用单轴旋转连接方式,结构单一、转动不稳定并且门扇的空间位置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和隐框门窗,目的是通过双轴旋转连接实现门窗的转动更稳定、开启灵活并且转动范围自由度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包括内片、外片和边框,所述边框包含边框一和边框二,所述外片为三段式连接,包括活动片一、固定片和活动片二,所述固定片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片一和所述活动片二铰接,所述内片与所述固定片转动连接,所述边框一与所述内片的一端和所述外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边框二与所述内片的另一端和所述外片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本案中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通过所述外片和所述内片组成的连接装置相比普通的铰接装置连接,其转动更加稳定,转动范围自由度更大且转动更顺畅。所述外片分为三段式连接,所述固定片两端分别铰接所述活动片一和所述活动片二,所述活动片一和所述活动片二相对所述固定片转动,所述内片设置在所述外片的内侧,所述内片与所述固定片转动连接,所述外片和所述内片转动连接所述边框并且要在所述边框内实现转动,所以所述边框上设有连接所述外片和所述内片的转轴。所述内片的一端绕转轴一与所述边框一转动连接,所述外片的一端绕转轴三与所述边框一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三在所述边框一的内侧;所述内片的另一端绕转轴二与所述边框二转动连接,所述外片的另一端绕转轴四与所述边框二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四在所述边框二的内侧。当所述外片和所述内片转动时,所述内片的各个部件之间不改变,而所述外片不同,所述活动片一和所述固定片之间是打开的,所述活动片二和所述固定片之间也是打开的,所以一方面,所述边框一连接着转轴一和转轴三两个点,是双轴旋转,所述边框二连接着转轴二和转轴四两个点,也是双轴旋转,所述边框一和所述边框二均以双轴的方式旋转,连接效果更稳定,旋转效果更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外片的三段式打开设计,所述外片的旋转范围更大,利于所述边框二的有效翻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片中部位置设有连接部,所述内片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由此,在实际转动中,用户将转动的力施加在边框二上,边框二移动,通过两个转轴带动内片和外片的对应端移动。内片为一体式设计,在转动过程中其大小、形状不发生变化。而外片则不同,转动过程中三段式的彼此角度会发生变化,然而为了进一步增加转动过程的灵活性和顺畅性,内片和连接部也可以通过一个转轴来进行转动连接。这样的结构允许内片和连接部之间存在角度翻转,从而在其他部件出现细微卡住的情况下,依然能完成翻转动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片包含支撑段一和支撑段二,所述支撑段一与所述支撑段二平行且中间设有过渡段,所述连接部在所述过渡段上。由此,所述支撑段一和所述支撑段二平行设立,所述支撑段一通过中间的垂直过渡段连接所述支撑段二,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过渡段部分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内片包含连接片一和连接片二且所述连接片一的长度比所述连接片二长,所述连接片一与所述连接片二之间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对应所述连接部。由此,所述内片与所述外片同一端的连接位置在同一挡边上,所述内片适配所述外片且所述连接片一与所述连接片二的夹角不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边框一和所述边框二都是半框型结构,所述边框一包含挡边一、挡边二和挡边三,所述挡边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挡边一和所述挡边三且所述挡边一和所述挡边三相互平行,所述边框一包裹部分所述内片和包裹部分所述外片,所述挡边三转动连接所述内片和所述外片的一端;所述边框二包含挡边四、挡边五和挡边六,所述挡边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挡边四和所述挡边六且所述挡边四和所述挡边六相互平行,所述边框二包裹部分所述内片和包裹部分所述外片,所述挡边六转动连接所述内片和所述外片的另一端。由此,所述边框一和所述边框二分别对部分所述外片和部分所述内片起到隐藏的效果。一种隐框门窗系统,包含基座和转动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与所述转动件之间的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边框二,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边框一。由此,通过所述边框二相对所述边框一的翻转实现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基座的翻转,实现门窗等平开门系统的转动更稳定和转动自由度更大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含用于遮盖所述边框一的盖板。由此,所述盖板与所述挡边三连接并对所述边框一起到遮挡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转动件为幕墙墙体或玻璃窗体。由此,实现了建筑幕墙或窗体的灵活转动和整体隐框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所述外片和所述内片组成的双轴转动连接件的转动更稳定且转动自由度更大;2、所述边框的设立具有隐藏所述外片和所述内片的效果,实现建筑幕墙的整体隐框效果,视觉整体性得以加强;3、所述连接装置不会出现两个页块不对称的情况,使得所述连接装置在所述基框和所述转动件之间的安装效率提高,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装置闭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连接装置开启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隐框门窗关闭连接节点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的隐框门窗开启连接节点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内片,11、连接片一,111、隐藏片一、12、连接片二,2、外片,21、活动片一,22、固定片,221、支撑段一,222、支撑段二,223、过渡段,23、活动片二,e、连接部,3、边框,31、边框一,311、挡边一,312、挡边二,313、挡边三,32、边框二,321、挡边四,322、挡边五,323、挡边六,a、转轴一,b、转轴二,c、转轴三,d、转轴四,4、装饰盖板,41、隐藏盖板一,42、隐藏盖板二,5、扇框,51、扇框一,52、扇框二,6、隐藏边,7、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片(1)、外片(2)和边框(3),所述边框(3)包含边框一(31)和边框二(32),所述外片(2)为三段式连接,包括活动片一(21)、固定片(22)和活动片二(23),所述固定片(22)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片一(21)和所述活动片二(23)铰接,所述内片(1)与所述固定片(22)转动连接,所述边框一(31)与所述内片(1)的一端和所述外片(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边框二(32)与所述内片(1)的另一端和所述外片(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片(1)、外片(2)和边框(3),所述边框(3)包含边框一(31)和边框二(32),所述外片(2)为三段式连接,包括活动片一(21)、固定片(22)和活动片二(23),所述固定片(22)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片一(21)和所述活动片二(23)铰接,所述内片(1)与所述固定片(22)转动连接,所述边框一(31)与所述内片(1)的一端和所述外片(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边框二(32)与所述内片(1)的另一端和所述外片(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22)中部位置设有连接部(e),所述内片(1)与所述连接部(e)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22)包含支撑段一(221)和支撑段二(222),所述支撑段一(221)与所述支撑段二(222)平行且中间设有过渡段(223),所述连接部(e)在所述过渡段(2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片(1)包含连接片一(11)和连接片二(12)且所述连接片一(11)的长度比所述连接片二(12)长,所述连接片一(11)与所述连接片二(12)之间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对应所述连接部(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隐框门窗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一(31)和所述边框二(32)都是半框型结构,所述边框一(31)包含挡边一(311)、挡边二(312)和挡边三(313),所述挡边二(31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挡边一(311)和所述挡边三(313)且所述挡边一(311)和所述挡边三(313)相互平行,所述边框一(31)包裹部分所述内片(1)和包裹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旗贺传民刘宏泉
申请(专利权)人:栋梁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