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52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通过底板在叠合墙板连接处翻高并预留U型钢筋、键槽、现浇段、止水钢板、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预制叠合墙板竖向钢筋在端头处弯折成135°弯勾的形式或预制叠合板竖向筋在端头处一侧或两侧贴焊锚筋或,达到连接节点在可承受弯矩、拉力、剪力的同时可有效防水的目的,克服传统预制叠合墙板连接方式受力与止水难以兼顾的不足,扩展预制叠合墙板的使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装配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化是实现工业化建造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国家大力推广的绿色建造技术。预制叠合结构体系兼具工业化程度较高和结构整体性好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适合建筑工业化的结构体系。传统的预制叠合墙板与底板的连接节点一般按照铰接方式进行连接,难以兼顾传递弯矩和防水的目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以克服传统预制叠合墙板连接方式受力与止水难以兼顾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包含现浇底板,其特征在于现浇底板在叠合墙板连接处翻高,形成翻高部,现浇底板内预留U型钢筋,U型钢筋上部伸出翻高部,在翻高部上方两侧平行设置两块预制板,两块预制板之间设桁架筋,预制板底部伸出有预制板竖向钢筋,在两块预制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在预制板下方至现浇底板翻高部之间形成后浇段,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包含现浇底板,其特征在于现浇底板在叠合墙板连接处翻高,形成翻高部,现浇底板内预留U型钢筋,U型钢筋上部伸出翻高部,在翻高部上方两侧平行设置两块预制板,两块预制板之间设桁架筋,预制板底部伸出有预制板竖向钢筋,在两块预制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在预制板下方至现浇底板翻高部之间形成后浇段,预制板竖向钢筋伸入后浇段,两块预制板之间形成现浇层,所述预制板、现浇层及桁架筋共同形成叠合墙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包含现浇底板,其特征在于现浇底板在叠合墙板连接处翻高,形成翻高部,现浇底板内预留U型钢筋,U型钢筋上部伸出翻高部,在翻高部上方两侧平行设置两块预制板,两块预制板之间设桁架筋,预制板底部伸出有预制板竖向钢筋,在两块预制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在预制板下方至现浇底板翻高部之间形成后浇段,预制板竖向钢筋伸入后浇段,两块预制板之间形成现浇层,所述预制板、现浇层及桁架筋共同形成叠合墙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现浇底板翻高部顶部形成键槽,以增强该节点的抗剪受力能力,并增加一定渗流路径,提高防水效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现浇底板翻高部设有预埋止水钢板,以延长水的渗流路径,达到节点防水的目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预埋止水钢板设置于键槽处,在止水钢板与键槽的交界处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以增强节点防水效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后浇段与叠合墙板同宽,长度为250~300mm,以达到预制板竖向钢筋直锚长度的要求,以保证该节点承受弯矩、拉力、剪力的能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与底板防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预制板竖向钢筋在现浇段内有效锚固,预制板竖向钢筋末端端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辰郑建建许大鹏高志强何剑平黄彪马家欢夏鑫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