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及密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49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7
一种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及密封方法,包括主缆,缠丝,气夹,防护缠带,楔形固定带,外观起始带,以及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所述楔形固定带包括本体,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在沿所述主缆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气夹的距离更大,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方槽形。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二紧固带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由于上述的结构设计,可在主缆进行充气干燥防护时保证进出气夹环缝部位的密封效果,杜绝环缝部位的泄露,从而使索股内的钢丝能受到有效防护,提高悬索桥主缆钢丝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运营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夹敛缝的密封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及密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用缆索制造
,特别是一种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及密封方法。
技术介绍
悬索桥作为目前跨度最大的一种桥型,被广泛的使用在大跨度桥梁设计中,设计年限一般在100年以上。由于其架设在江河胡海之上,高山峡谷之间,温湿条件以及环境变化大,所处条件恶劣,作为悬索桥主要受力部件的主缆极易被锈蚀。悬索桥实际使用中发现超过20年的悬索桥主缆钢丝通常都有锈蚀现象,如果持续这种状态,大桥主缆甚至无法完成50年以上使用的要求。而现下的技术,主缆钢丝几乎无法更换,采用气体干燥防护方法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其中气夹环缝部位的密封是整个系统中最薄弱的部位,适当的环缝敛缝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气体干燥系统对大桥主缆的防护的有效性,从而使得大桥使用寿命达到100年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环缝密封的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以满足上述需求。一种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其包括一个主缆,缠绕在所述主缆的外侧上的缠丝,一个安装在所述主缆的端部的气夹,包覆在所述缠丝的外侧的防护缠带,压紧在所述防护缠带与所述气夹之间的楔形固定带,一个包覆在所述楔形固定带的外侧的外观起始带,以及紧固在所述楔形固定带上的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所述缠丝互相紧排在一起。所述气夹与所述缠丝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防护缠带缠绕在所述缠丝的外侧并完全包覆住该缠丝。所述楔形固定带包括一个本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凹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二凹槽。在沿所述主缆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气夹的距离更大,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方槽形。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且该梯形的朝向主缆的边与该主缆的中心轴之间具有一个锐角。所述第一紧固带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以紧固所述楔形固定带。所述第二紧固带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且所述外观起始带夹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紧固带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缠丝的截面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还包括涂覆在所述气夹与主缆之间的密封胶。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填充在所述气夹与主缆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气夹还包括一个本体,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一端的台阶部,所述密封胶填充在所述台阶部中。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由硫化橡胶制成,所述楔形固定带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紧固带由金属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楔形固定带的一个端面与所述气夹的端面相紧贴。一种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一根主缆,并将该主缆架设在悬索桥的索鞍上;S2:在所述主缆的表面缠绕缠丝,所述缠丝互相紧排在一起;S3:提供一个气夹,将所述气夹安装在所述主缆的端部;S4:提供一根防护缠带,将所述防护缠带缠绕在所述缠丝的表面;S5:在所述气夹与所述主缆的空隙之间填充密封胶;S6:提供一个楔形固定带,所述楔形固定带包括一个本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凹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二凹槽,在沿所述主缆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气夹的距离更大,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方槽形,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且该梯形的朝向主缆的边与该主缆的中心轴之间具有一个锐角,所述楔形固定带紧贴所述气夹的端部缠绕一圈并压紧所述防护缠带;S7:提供一条第一紧固带,该第一紧固带紧固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以固定所述楔形固定带;S8:提供一条外观起始带,所述外观起始带从所述气夹的端部缠绕到所述楔形固定带并一直缠绕到所述防护缠带上;S9:提供一条第二紧固带,所述第二紧固带紧固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以固定所述楔形固定带且所述外观起始带夹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紧固带之间以完成气夹环缝的敛缝密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紧固带压紧在所述楔形固定带上。进一步地,所述气夹还包括一个本体,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一端的台阶部,所述密封胶填充在所述台阶部中以将该密封胶灌入所述气夹与所述主缆的空隙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由于在所述缠丝的外侧缠绕有所述防护缠带,并将气夹设置在未缠绕所述缠丝及防护缠带的主缆的部位即使所述气夹与所述缠丝相互间隔设置,然后再填充所述密封胶,从而可以将密封胶尽可能地灌入所述气夹与主缆的空隙之间。在将所述密封胶灌入后,再缠绕所述楔形固定带,而所述楔形固定带具有第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方槽形,所述第一紧固带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从而固定该楔形固定带,而第二凹槽为截面形状为梯形且该梯形的朝向主缆的边与该主缆的中心轴之间具有一个锐角,当第二紧固带紧固在该第二凹槽中时,该第二凹槽具有一个向下抵顶所述第二紧固带的力,从而可以使该第二紧固带更加紧密地固定该第二凹槽中也更加使所述楔形固定带与所述主缆紧密固定,防止气体进入,同时所述外观起始带夹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紧固带之间,也可以防止外观起始带脱离所述楔形固定带。由于上述的结构设计,可在主缆进行充气干燥防护时保证进出气夹环缝部位的密封效果,杜绝环缝部位的泄露,从而使索股内的钢丝能受到有效防护,提高悬索桥主缆钢丝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运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包括一个主缆10,缠绕在所述主缆10的外侧上的缠丝20,一个安装在所述主缆10的端部的气夹30,包覆在所述缠丝20的外侧的防护缠带40,压紧在所述防护缠带40与所述气夹30之间的楔形固定带50,一个包覆在所述楔形固定带40的外侧的外观起始带60,紧固在所述楔形固定带50上的第一紧固带70和第二紧固带80,以及填充在所述主缆10与气夹30之间的密封胶9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悬索主缆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拉索锚具,PE护套,主缆状态检测装置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主缆10可以由多根纲丝捆绑组成,且该多根钢丝中的每一根具有锌铝镁镀层。通过该锌铝镁镀层可以提高每一根钢丝的耐腐蚀性。至于所述主缆10的形成结构,以及形成方法,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缠丝20可以为圆形截面的钢丝。缠丝是主缆防护极为重要的工序,其作业内容是使用专用的缠丝设备导入一定张力,沿主缆长度方向均匀、密匝、牢固地缠绕一层镀锌钢丝,提高主缆防护的密封性,以保护主缆钢丝,保证涂装防护效果,提高主缆的使用寿命。至于所述缠丝20的缠绕方法,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气夹30通常为两个半圆扣合在一起,其用于排气,以调节所述主缆10内部的气压。所述气夹30与所述缠丝20在沿所述主缆10的轴向相互间隔设置包括一个本体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包括一个主缆,缠绕在所述主缆的外侧上的缠丝,一个安装在所述主缆的端部的气夹,包覆在所述缠丝的外侧的防护缠带,压紧在所述防护缠带与所述气夹之间的楔形固定带,一个包覆在所述楔形固定带的外侧的外观起始带,以及紧固在所述楔形固定带上的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所述缠丝互相紧排在一起,所述气夹与所述缠丝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防护缠带缠绕在所述缠丝的外侧并完全包覆住该缠丝,所述楔形固定带包括一个本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凹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二凹槽,在沿所述主缆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气夹的距离更大,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方槽形,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且该梯形的朝向主缆的边与该主缆的中心轴之间具有一个锐角,所述第一紧固带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以紧固所述楔形固定带,所述第二紧固带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且所述外观起始带夹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紧固带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包括一个主缆,缠绕在所述主缆的外侧上的缠丝,一个安装在所述主缆的端部的气夹,包覆在所述缠丝的外侧的防护缠带,压紧在所述防护缠带与所述气夹之间的楔形固定带,一个包覆在所述楔形固定带的外侧的外观起始带,以及紧固在所述楔形固定带上的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所述缠丝互相紧排在一起,所述气夹与所述缠丝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防护缠带缠绕在所述缠丝的外侧并完全包覆住该缠丝,所述楔形固定带包括一个本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凹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二凹槽,在沿所述主缆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气夹的距离更大,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方槽形,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且该梯形的朝向主缆的边与该主缆的中心轴之间具有一个锐角,所述第一紧固带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以紧固所述楔形固定带,所述第二紧固带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且所述外观起始带夹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紧固带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缠丝的截面为圆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还包括涂覆在所述气夹与主缆之间的密封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填充在所述气夹与主缆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夹还包括一个本体,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一端的台阶部,所述密封胶填充在所述台阶部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索主缆除湿气夹敛缝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由硫化橡胶制成,所述楔形固定带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紧固带由金属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亮张海良方雷顾庆华黄冬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浦江缆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