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拉索减振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拉索减振
,尤其是涉及一种斜拉索减振系统。
技术介绍
拉索桥有系到桥柱的钢缆,钢缆支撑桥面的重量,并将重量转移到桥柱上,使桥柱承受巨大的压力,斜拉索桥是的重要的结构现代大跨桥梁形式,特别是在跨越峡谷、海湾、大江、大河等不易修筑桥墩的地方架设大跨径的特大桥梁时,往往都选择悬索桥和斜拉桥的桥型。拉索桥的核心在于多根斜拉索,它提供了两岸对接的支撑拉力,但该型桥梁也有弊端,主要一点就是受到钢索影响较大,无论时遇到台风或者地震,拉索均不能够像永久浇筑的混凝土桥体一样提供刚性支撑力,虽然不会对桥体本身构成威胁影响,但易导致桥面不够稳定,且长时间的使用也易导致晃动的拉索使用寿命降低的弊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斜拉索减振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uuuuu的斜拉索减振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斜拉索减振系统,包括多块桥墩和桥柱、桥面及多根拉锁,所述桥柱与桥墩固定连接,所述桥柱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拉索减振系统,包括多块桥墩(1)和桥柱(2)、桥面(3)及多根拉锁(4),所述桥柱(2)与桥墩(1)固定连接,所述桥柱(2)通过多根拉锁(4)与桥面(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桥墩(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段(5),所述第一连接段(5)的一端贯穿桥面(3)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5)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段(6),所述缓冲段(6)与多根拉锁(4)穿插设置,所述缓冲段(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段(7),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7)通过同一个固定件(8)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索减振系统,包括多块桥墩(1)和桥柱(2)、桥面(3)及多根拉锁(4),所述桥柱(2)与桥墩(1)固定连接,所述桥柱(2)通过多根拉锁(4)与桥面(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桥墩(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段(5),所述第一连接段(5)的一端贯穿桥面(3)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5)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段(6),所述缓冲段(6)与多根拉锁(4)穿插设置,所述缓冲段(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段(7),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7)通过同一个固定件(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5)包括水泥浇筑于桥墩(1)上的第一连接柱(9),所述第一连接柱(9)内设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装填有砂石颗粒(11),所述第一连接柱(9)的一端贯穿桥面(3)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柱(9)与桥面(3)互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拉索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段(6)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段(5)和第二连接段(7)之间的多组连接组件(12),多组所述连接组件(12)相互固定连接,多组所述连接组件(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柱(9)的一端固定连接,多组所述连接组件(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拉索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2)包括一对对开设置的卡合柱(13),两根所述卡合柱(13)的相对一端侧壁上均设有贯穿的卡合槽(14),所述卡合槽(14)内的两端内壁上均设有伸缩机构(15),所述拉锁(4)贯穿于两个卡合槽(14)之间,所述卡合柱(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16),所述对接块(16)上设有多个贯穿的第一螺纹孔(17),所述第一螺纹孔(17)内螺纹连接第一螺栓(18),所述第一螺栓(18)上螺纹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螺帽(19),所述卡合柱(13)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多个贯通的第二螺纹孔(20),所述第二螺纹孔(20)内螺纹连接第二螺栓(21),所述第二螺栓(21)上螺纹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螺帽(22),两根卡合柱(13)通过多根第二螺栓(21)相互固定连接,两根所述卡合柱(13)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插槽(23)和插板(24),两组所述插槽(23)和插板(24)相互呈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拉索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15)包括设置于卡合槽(14)内壁上的嵌槽,所述嵌槽的内壁上设有一对滑槽(25),所述滑槽(25)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26),所述嵌槽内设有第一活动块(27),所述第一活动块(27)的两端与两块滑块(26)固定连接,所述嵌槽内还设有第二活动块(28),所述第二活动块(28)的一端延伸至嵌槽外部,所述第二活动块(28)与第一活动块(27)之间设有多根伸缩杆(29),所述伸缩杆(2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动块(28)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