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胆和带有该内胆的成品手套及两者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467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成品手套内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胆和带有该内胆的成品手套及两者的加工工艺。成品手套包括内胆和外层,内胆和外层相互缝合连接,内胆采用热敏性纤维或热塑性纤维编织而成。成品手套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选用热敏性纤维或热塑性纤维编织内胆;S2、将内胆套于手模上;S3、对内胆进行加热定型;S4、将外层与内胆缝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成品手套的内胆长时间使用后手掌部分会冗余堆砌在皮手套内部的问题。成品手套的内胆采用热敏性纤维或热塑性纤维,这些材料经过热处理便定型,人员穿戴后不易产生形变,提高成品手套穿戴的舒适感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胆和带有该内胆的成品手套及两者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品手套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胆和带有该内胆的成品手套及两者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成品手套,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安全的一种防护型装备,主要用于工人的手部保护。目前成品手套一般由内胆和外层组成,内胆采用自行编织或外购的普通针织手套,外层为两片剪裁过的皮质材料的贴片,内胆和外层两者相缝合。现有的缝合方法是:在缝合前,工人先使用五个薄钢片将针织手套的五指分开,随后再将针织手套与两片外层进行缝合,形成成品手套。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针织手套一般正反面为对称结构,用五个薄钢片将针织手套撑开后,针织手套正反面仍然为对称结构,针织手套和外层之间的缝合工作一般沿五指指缝的中心线进行。但人体中手的自然形态是向掌部自然弯曲,手背部较高,手掌部较低。实际穿戴后应当是针织手套的手背部占用面积较多、手掌部占用面积略少。采用上述方法缝合制作的成品手套,在使用过程中,内胆的手掌部分会冗余堆砌在皮手套内部,造成穿脱不畅,影响成品手套穿戴的舒适感和灵活性。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胆,其特征在于:内胆采用热敏性纤维或热塑性纤维编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胆,其特征在于:内胆采用热敏性纤维或热塑性纤维编织而成。


2.一种内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S1、选用热敏性纤维或热塑性纤维编织内胆(1);
S2、将内胆(1)套于手模上;
S3、对内胆(1)进行加热定型。


3.一种带有内胆的成品手套,包括内胆(1)和外层(2),内胆(1)和外层(2)相互缝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采用热敏性纤维或热塑性纤维编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内胆的成品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性纤维为涤纶纤维、尼龙纤维、聚乙烯、芳纶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内胆的成品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与外层(2)的缝合线(3)位于皮手套五指指缝上靠近手掌的一侧,缝合线(3)距离五指指缝中心线的距离为1~1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科旭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