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割手套材料、防割手套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0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割手套材料、防割手套及其制造方法,首先利用芳纶纱线与前处理溶液按重量2‑3:1浸渍,20‑30分钟后取出脱水甩干,即可;其中,前处理溶液的组成为:1000g水中含有15‑25g粘附剂,40‑60g高分子合成润滑剂,20‑80g渗透剂;再按质量比为6‑8:11‑13:79‑81分别称取增韧增塑剂、水性聚氨酯溶液、重铬酸钾,将上述溶液混合成改性液;将经前处理后得到的芳纶纱线浸没于配制的改性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在改性处理过程中:温度为55℃‑65℃,改性时间为15min‑25min。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所使用的芳纶纱线进行前处理,使芳纶纱线强度提高,以20S/2的纱线为例,纱线强力可达到3000CN;对芳纶纱线进行增韧改性,更大程度提高了手套防穿刺性能。所生产的防割手套满足EN388防割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割手套材料、防割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编织用品制备
,具体为一种防割手套材料、防割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在使用锋利的刀具的作业、处理端部锋利的玻璃和金属板的作业等中使用的防割手套,已为公众所知的有使用地纱编织而成的防割手套,所述地纱具有金属制或玻璃纤维制的线材作为芯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较高的纤维,具有质量轻、耐化学腐蚀、耐磨擦、耐切割及抗冲击的特点,是制作机械危害防护手套的优异材料。但是,该纤维的稀缺性导致材料成本很高。近年来,随着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技术的突破,市场供应量快速增加,优越的性价比使其在防护手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也有它的缺陷,与其它工程塑料相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表面硬度和热变形温度低、弯曲强度以及蠕变性能较差的缺点。就现有技术而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割手套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纱线容易缠结,容易造成舌针大面积的折断,还会使防割手套穿戴的舒适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割手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取芳纶纱线,并对芳纶纱线进行前处理;/n步骤2、对经步骤1前处理后得到的芳纶纱进行增韧改性处理;/n步骤3、将经步骤2得到的芳纶纱线作为面纱,将石墨烯锦纶丝作为地纱,在手套机上进行织造,得到防割手套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割手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芳纶纱线,并对芳纶纱线进行前处理;
步骤2、对经步骤1前处理后得到的芳纶纱进行增韧改性处理;
步骤3、将经步骤2得到的芳纶纱线作为面纱,将石墨烯锦纶丝作为地纱,在手套机上进行织造,得到防割手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割手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1、取芳纶纱线;
步骤1.2、将步骤1.1的芳纶纱线与前处理溶液按重量2-3:1浸渍,20-30分钟后取出脱水甩干,即可;其中,前处理溶液的组成为:1000g水中含有15-25g粘附剂,40-60g高分子合成润滑剂,20-80g渗透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割手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剂为道康宁Z-6121,所述高分子合成润滑剂为SELBANAUN-T,所述渗透剂为YZ-11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割手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2.1、按质量比为6-8:11-13:79-81分别称取增韧增塑剂、水性聚氨酯溶液、重铬酸钾,将上述溶液混合成改性液;
步骤2.2、将经步骤1前处理后得到的芳纶纱线浸没于经步骤2.1配制的改性液中进行改性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飞张丽张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吉祥纺织工程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