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355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工艺,通过聚氯乙烯糊树脂、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环氧树脂混合加热熔融,能够促进改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环氧树脂枝接,提高原料稳定性和耐热性,紫外线屏蔽剂和防辐射材料能够提升手套的抗紫外线性能,橡胶和弹性体的加入能够使得手套具有更好的弹性和耐磨性,改性淀粉水溶液能够使得制备出的手套更加光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套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PVC手套是采用聚氯乙烯,通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手套不含过敏原,无粉、发尘量低,离子含量少,不含塑化剂、酯、硅油等成分,具有较强的化学抗性,良好的灵活性和触感,穿戴方便舒适,具有防静电性能,可在无尘环境中使用,特点:耐弱酸弱碱,离子含量低,良好的灵活性和触感,以及适合半导体、液晶和硬盘等生产流程,但是现有的聚氯乙烯手套抗紫外线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聚氯乙烯手套抗紫外线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采用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100~120份聚氯乙烯糊树脂、50~60份改性低密度聚乙烯、40~50份环氧树脂、40~60份增塑剂、10~20份稳定剂、40~60份紫外线屏蔽剂、10~20份防辐射材料、30~40份橡胶、10~12份弹性体、10~20份降粘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其特征在于,采用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n100~120份聚氯乙烯糊树脂、50~60份改性低密度聚乙烯、40~50份环氧树脂、40~60份增塑剂、10~20份稳定剂、40~60份紫外线屏蔽剂、10~20份防辐射材料、30~40份橡胶、10~12份弹性体、10~20份降粘剂、10~20份改性淀粉水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其特征在于,采用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100~120份聚氯乙烯糊树脂、50~60份改性低密度聚乙烯、40~50份环氧树脂、40~60份增塑剂、10~20份稳定剂、40~60份紫外线屏蔽剂、10~20份防辐射材料、30~40份橡胶、10~12份弹性体、10~20份降粘剂、10~20份改性淀粉水溶液。


2.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取质量份聚氯乙烯糊树脂、改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环氧树脂混合加热熔融,之后将质量份紫外线屏蔽剂、增塑剂、稳定剂依次加入混合搅拌,制得浆料;
将质量份防辐射材料、橡胶、弹性体加入到浆料中搅拌混合,之后加入降粘剂,再次搅拌混合,得到胶体;
将手模预热,之后浸入至胶体中进行第一次浸渍,并对第一次浸渍后的手模进行淋浆,淋浆后的手模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第一次全方位干燥;
将第一次干燥后的手模放入砂料中进行第二次浸渍,之后对第二次浸渍后的手模进行淋砂,淋砂完成后将手模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第二次全方位干燥;
将第二次干燥后的手模浸入质量份的改性淀粉水溶液中进行第三次浸渍,将第三次浸渍完成后的手模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第三次全方位干燥;
将第三次干燥后的手模经卷唇、脱模、检验和分拣后,得到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取质量份聚氯乙烯糊树脂、改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环氧树脂混合加热熔融的过程中:
利用搅拌机对聚氯乙烯糊树脂、改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环氧树脂搅拌混合,利用加热器进行加热,搅拌机转速为400~600r/min,搅拌时间为20~30min,加热温度为100~120℃,加热时间为20~30mi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紫外线聚氯乙烯手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屏蔽剂由氟碳乳液8~12份、2-(2′-羟基-3′-特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4~6份、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4~6份和陶瓷粉4~6份混合搅拌而成;
所述增塑剂为环氧脂肪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二价酸酯DBE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稳定剂为ATBC、CZ-F990、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降粘剂为D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蔡晓军冯建东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百通达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