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良外观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良外观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丙烯PP材料因其密度小、成本低、综合性能优异、易加工成型等诸多优势,当前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但纯的聚丙烯因其强度、尺寸稳定性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因而通常利用矿粉、纤维等进行填充改性,以达到增强改性的目的;玻璃纤维填充改性是当前最常用的增强改性方式,但由于玻璃纤维为非极性材料,与聚丙烯的相容性较差,尽管纤维表面进行了改性处理,但在制品表面依然形成严重浮纤,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关于低浮纤的改善方案主要还是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通过改善玻纤与聚丙烯的相容性;中国专利201310703432.4,公开了一种利用弹性体扰乱聚丙烯的结晶作用,从而得到抗冲击强度高的低浮纤玻纤增强材料,但是由于引入了弹性体,材料的刚度模量等性能会有所衰减;中国专利201110321904.0也公开了利用复合纤维、接枝聚丙烯等制备得优良外观的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但是这是通过处理玻纤以及加相容剂来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良外观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三元共聚聚丙烯50~90份,玻璃纤维10~40份,相容剂2~8份,过氧化物0.01~0.1份,偶联剂0.5~2份,其他助剂0.2~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良外观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三元共聚聚丙烯50~90份,玻璃纤维10~40份,相容剂2~8份,过氧化物0.01~0.1份,偶联剂0.5~2份,其他助剂0.2~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良外观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三元共聚聚丙烯的溶体流动速率为5~60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良外观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单根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良外观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容剂为PP-g-MAH、POE-g-MAH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良外观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过氧化物为过氧化二已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种。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周海,刘云轩,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