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针对现有装置曝气提速效果不佳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底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顶部螺纹连接有曝气管,多个水平段和竖直段上均嵌套连接有转环,转环圆周外壁连通有多个排气管,曝气管和转环接触位置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排气管上开设有细密的第三通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曝气管包括多个水平段和竖直段依次相连的结构,且曝气管上设置有多个转环,由于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孔径大小不同,气压差的作用使得排气管和转环转动,从而使得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有效提高曝气装置的催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对工业污水排放非常重视,在对污水的处理中,处理完铅、镍等重金属和其他有机物污染物后,废水常呈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因此还要进行终端的酸碱中和处理;碱性废水需要用酸来中和,酸性废水需要用碱来中和。一般城市排水管道对排入工业废水的pH值都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按照国家对废水排放标准的规定,对于电镀废水处理后的终端水质pH值也是监测指标之一,终端排放水正常pH值应在6-9范围内。现有的用于污水处理的酸碱中和装置,一般通过污水管路将污水直接注入到pH调节池中,通过药剂管将药剂直接注入到pH调节池中,使药剂和污水进行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其次利用曝气装置促进化学反应的速率,现有的曝气装置一般直接利用曝气管将气体通入到PH调节池内,该过程中,气体与水溶液等的接触面积有限,导致整体提速效果不佳,因此,针对该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装置曝气提速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包括调节池,调节池一侧顶部连通有污水管,调节池另一侧顶部连通有药剂管,所述调节池底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顶部螺纹连接有曝气管,曝气管包括多个水平段和竖直段依次相连的结构,多个水平段和竖直段上均嵌套连接有不少于一个转环,转环圆周外壁连通有多个排气管,多个排气管设置成环形阵列分布,曝气管和转环接触位置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和转环连通,排气管上开设有细密的第三通气孔。优选的,所述调节池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抽水端连通有进水管,第一水泵出水端和污水管连通,第二固定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抽水端连通有进药管,第二水泵出水端和药剂管连通,药剂管和污水管均伸进调节池内部连通有喷头,两个喷头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污水管的直径设置成药剂管的-倍。优选的,所述调节池一侧底部贯穿固定有排水管。优选的,所述调节池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PH传感器,PH传感器分别与外部的控制器和pH值分析仪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池远离排水管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水泵,第三水泵抽水端连通有抽水管,抽水管另一侧和调节池连通,第三水泵出水端连通有回流管,回流管顶部折弯设置于调节池上方。优选的,所述喷头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优选的,所述喷头两侧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弹簧,弹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挡板,两个第二挡板上分别开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二开口截面设置成由上而下渐宽的窄口结构,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相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通过设置曝气管,曝气管包括多个水平段和竖直段依次相连的结构,且曝气管上设置有多个转环,由于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孔径大小不同,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使得排气管和转环转动,从而使得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有效提高曝气装置的催化效果。2、该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通过将药剂管和污水管上的喷头相对设置,即可使得两个喷头之间形成一种天然的混合器,从而使得药剂和污水充分混合,从而加快酸碱中和反应速率,且污水管的直径设置成药剂管的-倍,使得药剂和污水的反应速率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进一步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3、该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通过设置第三水泵,将排水管的流速设置成抽水管的-倍,启动第三水泵,第三水泵将调节池内的混合液抽到抽水管,继而流进回流管,继而从回流管重新流到调节池内,利用中和后的水溶液和污水再次混合,从而将污水的PH进行中和,从而使得相同的药剂量最大化利用,节约能源。4、该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通过设置有弹簧连接的第二挡板,即可在溶液的推动下,使得第二挡板跟随弹簧一起发生颤动,第二开口截面设置成由上而下渐宽的窄口结构,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相反,即可使得两侧的溶液流速不同,从而产生扰流,使得从第一开口流出的溶液进行波动性溅射,从而进一步污水和药剂混合,提高反应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的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的曝气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的曝气管剖切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的喷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池、2污水管、3药剂管、4曝气管、5连接口、6排水管、7转环、8排气管、9第一通气孔、10第二空气孔、11第一固定板、12第一水泵、13进水管、14第二固定板、15进药管、16喷头、17PH传感器、18第三固定板、19第三水泵、20抽水管、21回流管、22第一挡板、23第一开口、24弹簧、25第二挡板、26第二开口、27第三开口、28第二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包括调节池1,调节池1一侧顶部连通有污水管2,调节池1另一侧顶部连通有药剂管3,调节池1底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口5,连接口5顶部螺纹连接有曝气管4,曝气管4包括多个水平段和竖直段依次相连的结构,多个水平段和竖直段上均嵌套连接有不少于一个转环7,转环7圆周外壁连通有多个排气管8,多个排气管8设置成环形阵列分布,曝气管4和转环7接触位置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9和第二通气孔10,第一通气孔9和第二通气孔10均和转环7连通,排气管8上开设有细密的第三通气孔。本专利技术中,调节池1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4,第一固定板1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水泵12,第一水泵12抽水端连通有进水管13,第一水泵12出水端和污水管2连通,第二固定板14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水泵28,第二水泵28抽水端连通有进药管15,第二水泵28出水端和药剂管3连通,药剂管3和污水管2均伸进调节池1内部连通有喷头16,两个喷头16相对设置,污水管2的直径设置成药剂管3的4-7倍,调节池1一侧底部贯穿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包括调节池(1),调节池(1)一侧顶部连通有污水管(2),调节池(1)另一侧顶部连通有药剂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底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口(5),连接口(5)顶部螺纹连接有曝气管(4),曝气管(4)包括多个水平段和竖直段依次相连的结构,多个水平段和竖直段上均嵌套连接有不少于一个转环(7),转环(7)圆周外壁连通有多个排气管(8),多个排气管(8)设置成环形阵列分布,曝气管(4)和转环(7)接触位置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9)和第二通气孔(10),第一通气孔(9)和第二通气孔(10)均和转环(7)连通,排气管(8)上开设有细密的第三通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包括调节池(1),调节池(1)一侧顶部连通有污水管(2),调节池(1)另一侧顶部连通有药剂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底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口(5),连接口(5)顶部螺纹连接有曝气管(4),曝气管(4)包括多个水平段和竖直段依次相连的结构,多个水平段和竖直段上均嵌套连接有不少于一个转环(7),转环(7)圆周外壁连通有多个排气管(8),多个排气管(8)设置成环形阵列分布,曝气管(4)和转环(7)接触位置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9)和第二通气孔(10),第一通气孔(9)和第二通气孔(10)均和转环(7)连通,排气管(8)上开设有细密的第三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4),第一固定板(1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水泵(12),第一水泵(12)抽水端连通有进水管(13),第一水泵(12)出水端和污水管(2)连通,第二固定板(14)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水泵(28),第二水泵(28)抽水端连通有进药管(15),第二水泵(28)出水端和药剂管(3)连通,药剂管(3)和污水管(2)均伸进调节池(1)内部连通有喷头(16),两个喷头(16)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酸碱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2)的直径设置成药剂管(3)的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旭浩,
申请(专利权)人:吕旭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