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池与充电桩充电能力的电池加热策略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14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池与充电桩充电能力的电池加热策略优化方法,包括:当充电桩的充电枪与动力电池系统相连时,获取充电桩的输出电流I2;实时获取动力电池的温度和SOC值,查询直流充电倍率表得到动力电池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值I1;比较I2和I1的大小,若I2大于等于I1,则查询直流充电倍率表将动力电池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对应的最低温度作为电池加热目标温度;若I2小于I1,则查询直流充电倍率表将I2对应的最低温度作为电池加热目标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持续小电流充电,由于充电过程电池发热,能够起到降耗加保温的效果,从而可以对电池加热策略进行优化,达到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配置的目的,尤其适合寒区夜间充电的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池与充电桩充电能力的电池加热策略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电池与充电桩充电能力的电池加热策略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新能源车辆在不同温度下充电时,需要根据当前SOC与温度值查询对应的直流充电倍率表得到当前电池允许接受的充电电流。一般情况下充电桩输出的电流能够响应电池需求的充电电流,但是由于市场上充电桩产品各异,特别是比较早期的充电桩,充电能力较弱,提供的输出电流比较低,无法达到电池的需求。由于电池在不同温度下需求的电流不同,当电池温度较低时,电池能够接收的电流较低,充电速度相应降低。为了达到较好的充电环境,电池需要给自身加热,以提高需求能力。对于大部分的加热策略而言,一般都是设定一个电池最适宜温度,而忽略了此过程的能耗和充电桩能够提供的最大能力。当充电桩输出电流能够完全跟随电池请求电流时,电池适合快速加热升温至最大适应值,以达到最大充电速度。但若充电桩的输出能力很弱,不能满足电池需求值时,此时将电池加热到较高温度的能量是浪费的。或者,若电池不追求充电速度,也同样不需要加热温度至最大适应值。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池与充电桩充电能力的电池加热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01:当充电桩的充电枪与动力电池系统相连时,获取充电桩的输出电流I2;/nS02:实时获取动力电池的温度和SOC值,查询直流充电倍率表得到动力电池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值I1;/nS03:比较充电桩的输出电流I2和动力电池最大允许充电电流I1的大小,若I2大于等于I1,则查询直流充电倍率表将动力电池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对应的最低温度作为电池加热目标温度;/nS04:若I2小于I1,则查询直流充电倍率表将I2对应的最低温度作为电池加热目标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池与充电桩充电能力的电池加热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当充电桩的充电枪与动力电池系统相连时,获取充电桩的输出电流I2;
S02:实时获取动力电池的温度和SOC值,查询直流充电倍率表得到动力电池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值I1;
S03:比较充电桩的输出电流I2和动力电池最大允许充电电流I1的大小,若I2大于等于I1,则查询直流充电倍率表将动力电池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对应的最低温度作为电池加热目标温度;
S04:若I2小于I1,则查询直流充电倍率表将I2对应的最低温度作为电池加热目标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池与充电桩充电能力的电池加热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之前还包括:
获取车辆网络时间,若充电时间大于第一阈值,判断为夜间充电,否则执行步骤S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池与充电桩充电能力的电池加热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为夜间充电时,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动力电池系统内的电池最低温度T,若T小于第二阈值时,判断为夜间寒区充电,执行以下步骤:
S11:获取充电需求时长h,需求充电容量c,得到充电电流I=c/h,则电池需求电流I1的充电倍率为I/标称容量C;
S12:获取SOC值,根据min{I1,I2}查直流充电倍率表得到电池加热目标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池与充电桩充电能力的电池加热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充电需求时长h的计算方法,包括:
获取充电桩的充电枪与动力电池系统相连的时间t1;
通过行程表或者历史数据获取第二日的行车时间t2;
计算h=t2-t1。


5.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国刚张巍李春熊金峰张建利薛凯哲朱恒方兰兰邱远红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