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宏伟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13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包括新能源电机,输出轴,散热贴块,进风管,出风管,紧固套,粘左降噪套,右降噪套,底座;所述新能源电机的上方设有接线端;所述输出轴位于新能源电机的右侧;所述散热贴块的内侧弧面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的壳体外侧,且散热贴块分两处设在新能源电机的两侧;所述进风管固定连接在散热贴块的外换气壳进风口;所述出风管固定连接在散热贴块的外换气壳出风口上;所述紧固套的粘贴板通过胶合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的外壳上,且紧固套设在新能源电机的两侧;可以看出,减缓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的散热困难、噪音大的缺点,提高动力装置的散热率,稳定动力的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广义新能源汽车,又称代用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也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目前存在的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包括在这一概念里,具体分为六大类: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醇醚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纯电动汽车的可充电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这些电池可以提供纯电动汽车动力。同时,纯电动汽车也通过电池来储存电能,驱动电机运转,让车辆正常行驶。例如申请号:CN201921786657.X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模块化的动力装置,包括主驱动装置的第一电动机、发电机与变速、减速机构动力传动连接,变速、减速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飞轮动力装置模块,共同将动力传递至车轮,飞轮动力装置模块包括行星齿轮机构、第二电动机、发电机、齿轮副、飞轮轴、飞轮以及单向离合器,行星架与变速、减速机构动力传动连接,齿圈与齿轮副动力传动连接,太阳轮与第二电动机、发电机的动力传动连接,飞轮与齿轮副通过飞轮轴动力传动连接,飞轮轴上安装有单向离合器。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发现,上述专利中的新能源汽车上应用的电动机在使用时需保证电机的稳定性,使电机密封,在长时间运作后电机容易发热,且不便散热,导致动力装置不稳定,同时动力装置运作时产生噪音,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以解决上述专利中的新能源汽车上应用的电动机在使用时需保证电机的稳定性,使电机密封,在长时间运作后电机容易发热,且不便散热,导致动力装置不稳定,同时动力装置运作时产生噪音,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包括新能源电机,输出轴,散热贴块,进风管,出风管,紧固套,粘左降噪套,右降噪套,底座;所述新能源电机的上方设有接线端;所述输出轴位于新能源电机的右侧;所述散热贴块的内侧弧面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的壳体外侧,且散热贴块分两处设在新能源电机的两侧;所述进风管固定连接在散热贴块的外换气壳进风口;所述出风管固定连接在散热贴块的外换气壳出风口上;所述紧固套的粘贴板通过胶合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的外壳上,且紧固套设在新能源电机的两侧;所述左降噪套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的左端,且左降噪套的内侧面通过胶合连接有左降噪环;所述右降噪套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的右端,且输出轴穿过右降噪套的开孔,并且右降噪套的内表面通过胶合固定连接有右降噪环;所述底座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壳体的下方,且底座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减震层。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贴块还包括有外换气壳、散热片和气流控制板,所述散热贴块的壳体内表面通过焊接连接有散热片,且散热片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换气壳的表面,并且外换气壳的两侧固定连接在散热贴块的内侧面上,所述散热贴块的里侧面为弧形结构,且散热片的弧形边倾斜固定在散热贴块的弧面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气流控制板的外侧面上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的上方挡板两端开设有开口,出气通道的下方挡板两端同样开设有开口。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套的内侧面开设有方形槽,且紧固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并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粘贴板后侧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左降噪套包括有左上套体和左下套体,所述左上套体为半圆盘结构,且左上套体的两侧还设有凸板,所述左下套体同样为半圆盘结构,且左下套体的两侧凸板通过螺栓与左上套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左降噪环为两个半圆环结构的海绵套体,且左降噪环的环内表面设有吸音孔一。进一步的,所述右降噪套包括有右上套体和右下套体,所述右上套体与右下套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圆筒形结构的套体。进一步的,所述右降噪环为两段半圆环结构的海绵套体,且吸音孔二开设在右降噪环的内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结构的散热贴块和进风管、出风管的配合,散热贴块的弧面内侧固定连接有金属的散热片,且金属的散热片弧形边通过焊接接触散热贴块弧形面的内侧,可与之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且与气流控制板配合,外界气流进入进气通道,从散热片的上方进入,流经散热片后从下方流出,与散热片进行热量交换,经出气通道排出外界,可为新能源电机的外壳进行散热,降低新能源电机的温度,使新能源电机输出更稳定。通过本结构的紧固套、新能源电机和散热贴块的配合,粘贴板固定连接新能源电机的外壳,紧固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散热贴块上表面,通过弹簧的作用可将紧固套和散热贴块进一步贴近新能源电机的外壳,使接触更牢固,提高热量交换效率。通过左降噪套和右降噪套的配合,左降噪环是两个半圆环结构的海绵套体,左降噪环的环内表面有吸音孔一,通过螺栓将左降噪套固定在新能源电机的左侧,左降噪套的内表面环绕有海绵材质的左降噪环,左降噪环为多孔结构,可起到吸附噪音的作用,同样的,右降噪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的右端,套在新能源电机的输出端,可吸收新能源电机的输出端产生的噪音,降低噪音污染,可以看出,减缓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的散热困难、噪音大的缺点,提高动力装置的散热率,稳定动力的输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拆分后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散热贴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气流控制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散热片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右降噪套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左降噪套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紧固套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新能源电机;2、接线端;3、输出轴;4、散热贴块;401、外换气壳;402、散热片;403、气流控制板;4031、进气通道;4032、出气通道;5、进风管;6、出风管;7、紧固套;701、粘贴板;702、弹簧;8、左降噪套;801、左上套体;802、左下套体;803、左降噪环;8031、吸音孔一;9、右降噪套;901、右上套体;902、右下套体;903、右降噪环;9031、吸音孔二;10、底座;1001、减震层;1002、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新能源电机(1),输出轴(3),散热贴块(4),进风管(5),出风管(6),紧固套(7),粘左降噪套(8),右降噪套(9),底座(10);所述新能源电机(1)的上方设有接线端(2);所述输出轴(3)位于新能源电机(1)的右侧;所述散热贴块(4)的内侧弧面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1)的壳体外侧,且散热贴块(4)分两处设在新能源电机(1)的两侧;所述进风管(5)固定连接在散热贴块(4)的外换气壳(401)进风口;所述出风管(6)固定连接在散热贴块(4)的外换气壳(401)出风口上;所述紧固套(7)的粘贴板(701)通过胶合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1)的外壳上,且紧固套(7)设在新能源电机(1)的两侧;所述左降噪套(8)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1)的左端,且左降噪套(8)的内侧面通过胶合连接有左降噪环(803);所述右降噪套(9)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1)的右端,且输出轴(3)穿过右降噪套(9)的开孔,并且右降噪套(9)的内表面通过胶合固定连接有右降噪环(903);所述底座(10)的支撑板(1002)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1)壳体的下方,且底座(10)与支撑板(1002)之间设有减震层(10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新能源电机(1),输出轴(3),散热贴块(4),进风管(5),出风管(6),紧固套(7),粘左降噪套(8),右降噪套(9),底座(10);所述新能源电机(1)的上方设有接线端(2);所述输出轴(3)位于新能源电机(1)的右侧;所述散热贴块(4)的内侧弧面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1)的壳体外侧,且散热贴块(4)分两处设在新能源电机(1)的两侧;所述进风管(5)固定连接在散热贴块(4)的外换气壳(401)进风口;所述出风管(6)固定连接在散热贴块(4)的外换气壳(401)出风口上;所述紧固套(7)的粘贴板(701)通过胶合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1)的外壳上,且紧固套(7)设在新能源电机(1)的两侧;所述左降噪套(8)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1)的左端,且左降噪套(8)的内侧面通过胶合连接有左降噪环(803);所述右降噪套(9)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1)的右端,且输出轴(3)穿过右降噪套(9)的开孔,并且右降噪套(9)的内表面通过胶合固定连接有右降噪环(903);所述底座(10)的支撑板(1002)固定连接在新能源电机(1)壳体的下方,且底座(10)与支撑板(1002)之间设有减震层(10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贴块(4)还包括有外换气壳(401)、散热片(402)和气流控制板(403),所述散热贴块(4)的壳体内表面通过焊接连接有散热片(402),且散热片(40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换气壳(401)的表面,并且外换气壳(401)的两侧固定连接在散热贴块(4)的内侧面上,所述散热贴块(4)的里侧面为弧形结构,且散热片(402)的弧形边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宏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