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钢装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99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H型钢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料单元,将需要加工的条板放置于钢板输送装置上,通过钢板输送装置进行送料;步骤(二),组立单元,组立单元负责将进料单元输入的三块条板按规定位置组合;步骤(三),机械手焊接装置,将组合后的三块条板,通过机械手焊接装置进行电焊,完成条板到H型钢的首次组合;步骤(四),翻转机构,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对H型钢进行翻转;步骤(五),两面焊接,在步骤(四)的基础上,通过翻转机构,对H型钢的两面进行焊接;步骤(六),完成整个H型钢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整个钢板智能化生产工艺根据钢构件生产的特点,增加了安全性,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型钢装配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板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H型钢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钢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这巨大作用,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钢板的使用比较广泛,钢板生产行业也比较火热,钢板给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材料支撑,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H钢是建筑钢结构中的一种,是有三个长方形钢板组立而成,主要应用在厂房、高层、锅炉、电厂等建筑行业;H钢的三块钢板中,上下两块钢板互相平行,中间的一块立板竖直立在上下两块钢板之间,并且与上下两块钢板垂直,立板的上下边沿与上下两块钢板之间构成四条待焊接的焊缝。但是目前的H钢在装配过程中,操作复杂,比较费时,费力,适用范围小,次品率高,自动化程度低,不安全,质量不佳,不仅产量低且劳动强度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劳动强度,安全系数高的H型钢装配工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型钢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料单元,将需要加工的条板放置于钢板输送装置上,通过钢板输送装置进行送料;步骤(二),组立单元,组立单元负责将进料单元输入的三块条板按规定位置组合;步骤(三),机械手焊接装置,将组合后的三块条板,通过机械手焊接装置进行电焊,完成条板到H型钢的首次组合;步骤(四),翻转机构,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对H型钢进行翻转;步骤(五),两面焊接,在步骤(四)的基础上,通过翻转机构,对H型钢的两面进行焊接;步骤(六),完成整个H型钢装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一)中,进料单元包括负责钢板的输送、存储、对位功能;钢板由坡口机输出,通过辊道直接输送到本单元,由简易龙门吊将钢板转移至存储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所述步骤(一)中,进料单元为龙门吊装机构、输送辊道和对中机构三部分;当条质要缓存时,条板输送到指定位置后停,下人工操作用电动葫芦将条板吊至指定区域存放;当需要将缓存区域存放物料进行组立时,人工将缓存区的条板电动葫芦将条板吊至辊道,对中后输送至下一段;电磁吸盘多点吊装,方便装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存储位置分为三个区块,分别存放翼板、腹板,以及其他钢板;输出时,将指定钢板转移至辊道后对中,再经过辊道输入组立单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二)中,组立单元包括输送装置、抓取机构、旋转机构、腹板顶升机构和翼板夹紧机构;输送装置依次输送两块翼板和一块腹板;通过抓取机构、腹板顶升机构和翼板夹紧机构使两块翼板和一块腹板能整体的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二)中,包括第一翼板进料,第一翼板进料通过输送机构输送到指定位置,并将其其抓紧后上移200mm,通过伺服减速机驱动回转支承,使翻转机构带动该第一翼板进料旋转-180度使之置于上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二)中,包括第二翼板进料,第二翼板进料通过输送机构输送到指定位置,通过翻转机构抓取顶升,然后翻转90度,使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处于垂直位置,再通过伺服取机构向两侧外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二)中,包括腹板进料,腹板进料通过输送机构输送到指定位置,腹板到位后,腹板通过顶升机构顶升,顶升机构上的电磁铁将腹板顶升到翼板中心高度,然后两侧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同步内移,然后辅助夹紧启动,H型钢整体完全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三)中,该机械手焊接装置用于连接翼板与腹板的结合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三)中,该机械手焊接装置包括腹板支撑和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辅助支撑复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整个钢板智能化生产工艺根据钢构件生产的特点,整线自主设计,控制实现全自动化,比传统生产方式,减少了现场工人的数量和劳动强度,增加了安全性,产品的良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H型钢装配工艺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翼板进料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翼板上升200mm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翼板旋转180度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翼板进料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翼板上升200mm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翼板旋转90度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往外侧移动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腹板进料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腹板顶升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腹板与翼板两侧夹紧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腹板与翼板两侧辅助夹紧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机械手电焊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腹板支撑和翼板辅助支撑复位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H型钢旋转90度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H型钢转移至输送辊道上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H型钢输出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辊道上平面1,翻转机构2,第一翼板3,第一翼板4,腹板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17所示,一种H型钢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料单元,将需要加工的条板放置于钢板输送装置上,通过钢板输送装置进行送料;进料单元包括负责钢板的输送、存储、对位功能;钢板由坡口机输出,通过辊道直接输送到本单元,由简易龙门吊将钢板转移至存储位置;存储位置分为三个区块,分别存放翼板、腹板,以及其他钢板;输出时,将指定钢板转移至辊道后对中,再经过辊道输入组立单元;步骤(二),组立单元,组立单元负责将进料单元输入的三块条板按规定位置组合;组立单元包括输送装置、抓取机构、旋转机构、腹板顶升机构和翼板夹紧机构;输送装置依次输送两块翼板和一块腹板;通过抓取机构、腹板顶升机构和翼板夹紧机构使两块翼板和一块腹板能整体的贴合。步骤(三),机械手焊接装置,将组合后的三块条板,通过机械手焊接装置进行电焊,完成条板到H型钢的首次组合;步骤(四),翻转机构2,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对H型钢进行翻转;步骤(五),两面焊接,在步骤(四)的基础上,通过翻转机构,对H型钢的两面进行焊接;步骤(六),完成整个H型钢装配。本实施例中输出的条形板料,负责条板的输送、缓存和对中。本段分为龙门吊装机构、输送辊道和对中机构三部分;为减少生产线的换型频次,提高生产效率,该线采用腹板和翼缘板按组立需求集中生产,因此会造成条板的堆积,故将龙门架和辊道之间的区域设为条板存放区,该区域分为腹板存放区、翼缘板存放区和板材存放区三部分。当条板无需缓存时,条板输送到指定位置后停下,液压旋转缸带动对中机构旋转,推动板材平移至中心位置,然后对中机构退回,板材继续输送到下一段。当条质要缓存时,条板输送到指定位置后停,下人工操作用电动葫芦将条板吊至指定区域存放;当需要将缓存区域存放物料进行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型钢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进料单元,将需要加工的条板放置于钢板输送装置上,通过钢板输送装置进行送料;/n步骤(二),组立单元,组立单元负责将进料单元输入的三块条板按规定位置组合;/n步骤(三),机械手焊接装置,将组合后的三块条板,通过机械手焊接装置进行电焊,完成条板到H型钢的首次组合;/n步骤(四),翻转机构,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对H型钢进行翻转;/n步骤(五),两面焊接,在步骤(四)的基础上,通过翻转机构,对H型钢的两面进行焊接;/n步骤(六),完成整个H型钢装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型钢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料单元,将需要加工的条板放置于钢板输送装置上,通过钢板输送装置进行送料;
步骤(二),组立单元,组立单元负责将进料单元输入的三块条板按规定位置组合;
步骤(三),机械手焊接装置,将组合后的三块条板,通过机械手焊接装置进行电焊,完成条板到H型钢的首次组合;
步骤(四),翻转机构,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对H型钢进行翻转;
步骤(五),两面焊接,在步骤(四)的基础上,通过翻转机构,对H型钢的两面进行焊接;
步骤(六),完成整个H型钢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钢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进料单元包括负责钢板的输送、存储、对位功能;钢板由坡口机输出,通过辊道直接输送到本单元,由简易龙门吊将钢板转移至存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钢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步骤(一)中,进料单元为龙门吊装机构、输送辊道和对中机构三部分;当条质要缓存时,条板输送到指定位置后停,下人工操作用电动葫芦将条板吊至指定区域存放;当需要将缓存区域存放物料进行组立时,人工将缓存区的条板电动葫芦将条板吊至辊道,对中后输送至下一段;电磁吸盘多点吊装,方便装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型钢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位置分为三个区块,分别存放翼板、腹板,以及其他钢板;输出时,将指定钢板转移至辊道后对中,再经过辊道输入组立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可坚丁宏亮李毅邱甜徐能彬冷新中张少君蒋燕芳金睿胡强周留生陈添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