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厚规格管线钢轧制稳定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793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厚规格管线钢轧制稳定的生产方法,步骤包括板坯加热、粗轧、精轧、轧后冷却、卷取,其中,所述的板坯加热步骤中,在炉时间170‑230min,加热温度为1190℃‑1250℃;所述的粗轧步骤中,粗轧咬入温度1070‑1110℃,板坯粗轧采用5道次,累计压下率60‑80%,粗轧最后道次速度4.0‑4.3m/s,粗轧终轧温度控制在1000‑1040℃;所述的精轧步骤中,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60‑1000℃,精轧为七机架热连轧虚设F2和F5,累计压下量≥60%;终轧温度810‑850℃;穿带后加速度给定0.003‑0.008m/s2;所述的轧后冷却为层流冷却,选择前段冷却模式,冷速为15‑30℃/s,终冷温度控制在500‑55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可以明显提高常规热连轧产线厚规格管线钢轧制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厚规格管线钢轧制稳定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线钢制备方法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常规热连轧产线的厚规格管线钢轧制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石油管线钢主要用于运输石油、天然气的管道,特别是天然气管道运行压力大,要求管线钢具有较高的韧性。而管道建设正在朝着大壁厚、高强韧性方向发展,这样可以提升管道输送压力从而大幅提高天然气输送效率。然而,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其生产难度急剧增加。厚规格管线钢(15-25mm)工艺要求低终轧温度(810-850℃)和低卷取温度(500-550℃),因此目前常规轧制工艺中采用温度闭环控制模式,虽然可以保证终轧温度的命中率,但存在以下缺陷:①低终轧温度时带钢速度往往较低(1.4-2.0m/s),而卷取机在带钢速度低于1.8m/s时,极易出现打滑,造成卷取废钢;②卷取目标温度低于550℃时温度波动较大,温度命中率较低;③卷取温度波动大易造成带钢在层流冷却过程中产生变形,造成撞护板等生产事故。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厚规格管线钢组织和性能的均匀性,且适用于现有常规热连轧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厚规格管线钢轧制稳定的生产方法,步骤包括板坯加热、粗轧、精轧、轧后冷却、卷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板坯加热步骤中,在炉时间170-230min,加热温度为1190℃-1250℃;所述的粗轧步骤中,粗轧咬入温度1070-1110℃,板坯粗轧采用5道次,累计压下率60-80%,粗轧最后道次速度4.0-4.3m/s,粗轧终轧温度控制在1000-1040℃;所述的精轧步骤中,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60-1000℃,精轧为七机架热连轧虚设F2和F5,累计压下量≥60%;终轧温度810-850℃;穿带后加速度给定0.003-0.008m/s2;所述的轧后冷却为层流冷却,选择前段冷却模式,冷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厚规格管线钢轧制稳定的生产方法,步骤包括板坯加热、粗轧、精轧、轧后冷却、卷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板坯加热步骤中,在炉时间170-230min,加热温度为1190℃-1250℃;所述的粗轧步骤中,粗轧咬入温度1070-1110℃,板坯粗轧采用5道次,累计压下率60-80%,粗轧最后道次速度4.0-4.3m/s,粗轧终轧温度控制在1000-1040℃;所述的精轧步骤中,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60-1000℃,精轧为七机架热连轧虚设F2和F5,累计压下量≥60%;终轧温度810-850℃;穿带后加速度给定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寻之安王军荣李强刚祝传春张志坚秦哲张振卫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